“七七事变”纪念日走进铁道游击队纪念园
弹起土琵琶,微山岛上忆英烈
2014年07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7日,在铁道游击队纪念园,王广超用他的土琵琶和婉转的歌喉,向来客讲述铁道游击队的英勇事迹。  本报记者 张晓科 摄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2014年7月7日是“七七事变”77周年纪念日,微山岛上,一位老人怀抱土琵琶唱起那首熟悉的歌谣,歌声回荡在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内。
  这一天,不少人来到这里,追忆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缅怀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先烈。

  本报记者 马辉
通讯员 陈雷      
  为纪念“七七事变”
建37.77米纪念碑

  7日上午,在位于微山岛上的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内,一入园就能看到高大的铁道游击队纪念碑。纪念碑高37.77米,象征着1937年爆发的“七七事变”。
  铁道游击队纪念园的大门,由长枪和手枪的造型组成。据铁道游击队纪念馆馆长薛成冰介绍,这是让人们记住,在战争年代,革命前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拿起刀枪抵抗外辱、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进入纪念园,两侧矗立着两个巨大的雕塑。薛成冰介绍说,一个是铁道游击队的形象,另一个则是运河支队、微湖大队护送中共领导人顺利过湖的形象。“这也是在微山岛附近最为活跃的两支抗日武装。”
  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分为东西两馆,根据微山湖区的革命斗争史实,采取全景式壁画、大型雕塑、革命文物、图片资料等,再现了当年的战争场景。当年的电话机、日军留下的炮弹、抗日游击队员弹过的土琵琶,还留存着那个年代的记忆。
  纪念园的主体——铁道游击队纪念碑由帆船、人物形象组成。原国家副主席王震为纪念碑题字,原山东省委书记梁步庭题词:“微湖大队、运河支队、铁道游击队英名永存”。
抗日武装曾护送
刘少奇陈毅过湖

  王广超是土生土长的微山岛人,他怀抱土琵琶在纪念园弹唱已经有14个年头了,其中,弹唱最多的歌曲就是那首《铁道游击队之歌》。“这是属于微山湖的歌曲,我希望用我的歌声,唤起更多人的爱国之心。”王广超说。
  这边唱得用情,那边听得投入。来自济南的孙先生夫妇说:“我们这代人受铁道游击队的鼓舞很大,在微山岛上听着原汁原味的‘土琵琶’,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
  “微山岛是著名的抗日根据地,是铁道游击队等革命武装成长的摇篮,纪念园就是为纪念这些抗日武装而建的。”微山县微山岛镇副镇长周艳秋告诉记者,微山湖因电影《铁道游击队》而声名大震,可电影中刘洪的原型却鲜为人知。其实,刘洪这个名字,源自铁道游击队的首任大队长洪振海和后一任大队长刘金山。“游击队一方面为八路军搞物资,一方面牵制日军的精力,而这支队伍最多时也不过上百人。”周艳秋说。
  微湖大队、运河支队等抗日武装在那个年代做出了很大贡献,他们配合八路军主力与日军战斗数百次。此外,他们先后护送过刘少奇、陈毅、肖华、朱瑞、罗荣桓等中高级干部数百名。仅陈毅同志就曾两次接受护送,并留下了“横越江淮七百里,微山湖色慰征途”的诗句。
湖区百姓摊煎饼
救助游击队伤员

  今年76岁的靳昭宏是微山岛镇的一名退休教师,他曾参与铁道游击队纪念馆的资料搜集工作。
  7日下午,靳昭宏拿出了铁道游击队首任政委杜季伟写给他的亲笔信,杜季伟在信中写道:“微山湖周边特别是微山岛人的支援爱护,思之不胜感激。”
  靳昭宏说,当时,为了支援这些抗日武装,湖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湖区适合隐蔽,在一次激烈的战斗后,很多游击队员受伤,为了让他们养伤,湖区人民在芦苇丛中建起营房,并在粮食匮乏的情况下,发动家家户户连夜摊煎饼。
  护送中高级干部的任务则更加艰险。由于没有通讯工具,为了一场安全的护送,前期要做大量工作,而且要踩好点,让被护送的人员悄悄上船,傍晚时分悄悄前行,每一个环节都要格外小心。正是由于微山湖区群众和抗日武装力量的配合,才换来了所有护送任务的成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