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赵王河和那棵折腰柳树
2014年07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我的村庄在黄河的右岸,距离黄河约10公里,它有一个很奇特的名字叫折腰柳树村。现在隶属历城区临港办事处。
  若说村名来历还得从一棵树说起。据族辈们讲,在八百年前的南宋时期,赵王河从我村北面流过,在河的南岸生长着一棵弯柳,它从南岸弯曲到了河的北岸。远远望去俨然似一座虹桥,当时人们手推木轮车以树当桥而过。
  当时的赵王河独流入海,来往的船只颇多。羊角沟的盐,济南的木材、建材、百货主要靠这河来运输,那时的船多数是帆船,当经过我村时,由于这棵柳树(桥)的存在,船就必须抿桅。抿桅费时费力,所以,船工们流行这样的谚语:“宁过九江口,不过折腰柳。”意思是说九江口流势险要,只要艄公掌好舵就过去了,但要过折腰柳就要费很大劲。村的中间还有一座古庙,以后改为三教殿,如今只剩下了几间旧的青瓦房。这座古庙把折腰柳树村又分成了东、西两个村子。
  我父亲曾对那时的景观做了这样的写照:雨过花开口,风来柳折腰。两村夹古寺,一水卧虹桥。
  现在这条河变成了一条河沟,我记得孩提时,每每到了夏、秋的夜晚,天空缀满明朗的星斗、新月悬空时,我便来到这历经沧桑变迁的赵王河边,聆听青蛙儿呱呱叫、蝈蝈儿鸣、蛐蛐儿唱。既愿伫立河边四望,又想坐下低吟。夜,系着我的遐想……赵王河啊,你何时才能回到过去和从前呢?
  楚光俊(山东散文学会会员,济南作家协会会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