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清首现《关帝诗竹》石刻
这一发现改变了存世版本的唯一性
2014年07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7月10日讯(记者 陈伟 通讯员 牛振勇) 近日,长清区文物普查队在长清区孝里镇马岭村发现一处民国时期《关帝诗竹》石刻,其形态布局与流传千百年的唯一版本有较大改变,进一步见证了《关帝诗竹》的发展演变历史,改变了诗竹存世版本的唯一性。新发现的诗竹石刻布局合理,构思巧妙,竹随风而弯,雨打叶而滴水,寓意简明深刻,实属石刻之精品。
  据了解,马岭村位于长清区孝里镇偏东南7.5公里处,是大峰山余脉下的一个小山村。长清区文广新局工作人员在走访该村时发现了一座破落的关帝庙和西墙石刻。后经考证,其西墙上的石刻为《关帝诗竹》。
  《关帝诗竹》目前最早见于清康熙55年(公元1716年)韩宰临摹的刻拓本,千百年来仅此一幅。古今中外画竹大师皆无人能作,因此《关帝诗竹》是历史画竹的最高境界。河北省武强县的年画中也有《关帝诗竹》题材的作品。在洛阳关林、许昌春秋楼、西安碑林以及山陕会馆,都可以看到关帝诗竹碑,其诗竹形态布局基本一致。
  此次马岭村发现的《关帝诗竹》石刻原文内容为“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 
  村支部书记李忠山介绍,传说这首诗流传到明末清初,一位无名氏画家仰慕关羽,遂将这首诗画成了这幅竹画,并巧妙地把全诗藏进了片片竹叶之中。因此,人们把这幅画称之为竹叶藏诗。 
  文物工作人员苗承林考证画中竹节寓意“节操”,画竹表达忠义气节,这是典型的汉文化传统题材。这幅融诗歌、故事、金石印章和文人竹画为一体的画作,称得上是件令人赏心悦目、雅俗共赏的艺术作品,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
  据了解,《关帝诗竹》相传为三国名将关羽所作,据通俗小说《三国演义》第25至27回情节演绎而来。众所周知,关羽是刘备的结拜兄弟,亦是刘备手下的得力将领。在下邳城外同曹军作战中,关羽被曹军俘虏。曹操爱其英勇善战、忠义凛然,请汉献帝封赐“汉寿亭侯”爵位,同时相赠金银美女,千方百计使关羽归顺。关羽节操高尚,不为所动,一心系念着结拜兄长刘备,后来过五关斩六将不辞而别。他思索着给刘备写封信,可又担心被曹操发现。 临走时,留下这首诗来表达志向。于是就画了这幅诗竹画:“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关羽托人捎给刘备,表达了富贵不能诱的忠义品格,此即后人所谓“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典故由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