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讲“乡土话”贴近群众,脚粘“泥疙瘩”为民办实事……
邹城“土干部”成群众贴心人
2014年07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驻村干部和村民在一起。
     为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动干部接地气、听民意、解民忧,邹城市在开展干部驻村联户工作的过程中,要求干部常讲“乡土话”、脚下粘满“泥疙瘩”、身上带着“土味道”。这些“土干部”用朴实的语言,接地气的工作作风,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讲“乡土话”拉近干群距离
  “咱老百姓就喜欢那些经常到地头上拉家常的‘土干部’,不喜欢那些进村喇叭响、吃饭酒杯响、说话打官腔的‘洋’干部。”邹城市田黄镇后峪村村民刘德芳说。
  孔宁宁是名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在该市发改局工作。从校园到机关,他基本没和农村有过交集。从去年开始,他来到田黄镇后峪村当起驻村干部。刚到村时,说着标准的官话,群众听不懂他,他也不理解群众,这让“博士村官”和群众产生了距离。为此,孔宁宁主动与村民“套近乎”,学着用群众的语言和他们交流。渐渐地,群众主动与他交流的次数多了,有什么事也都愿意和这位博士村官敞开心扉地谈。村民们都说:“像这样说话听得懂、实在做事的驻村干部真是俺的贴心人!”
  邹城市广大驻村干部在与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把群众当成自家人说“家常话”、“乡土话”,不说“大话”、“空话”、“套话”,拉近了和群众的距离,有效了解到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赢得了群众的真心赞誉。

脚粘“泥疙瘩”为民办实事
  于海洋是驻邹城市看庄镇金山村的第一书记。该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樱桃树,但浇水难始终是村民面临的大问题。针对这一情况,他和驻村队员无数次往返于田间地头和相关部门。鞋上、裤腿上始终都粘满了泥疙瘩,往往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最终,在他们的努力下,村里安上了变压器,打了大口井,一改过去村民肩挑手提浇水的状况。
  “以前浇水,3亩地俺得用车拉三天水才能浇完,现在架上电了、整上水了,一天就能浇3亩地,比以前浇的还透还好,真得谢谢这些为老百姓跑腿的干部。”金山村村民赵祥成说。
  今年,该市新一轮干部驻村入户工作已全面开启,1030名干部奔赴全市887个村居,他们深入到农家院开展走访交流,走到田间地头、新农村建设现场,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用双脚走出了一条坚实的群众之路。

带着“土味道”百姓更信服
  马云磊曾在2012年担任唐村镇东双村“第一书记”,在他驻村期间,住宿条件非常简陋,房间面积不足5平方米,没窗户,前后不见阳光,阴暗又潮湿。镇里多次提出让他搬到管区去住,他一直婉言谢绝。“条件艰苦一点没关系,如果搬走了,老百姓会认为咱吃不了乡下的苦,就不会打心眼儿里信服咱。”马云磊说。
  据了解,为规范驻村干部行为,该市相关镇街曾出台“四不准”的规定,要求驻村干部不准到村报销个人支付的费用、不准收受农产品或日常用品、不准参与任何形式的娱乐活动、不准发生有损于干部形象的言行活动……
  邹城市各级干部在践行群众路线的过程中,诠释了“为民、务实、 清廉”的内涵,用艰苦朴素、务实清廉的作风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和拥戴,他们用乡土话、实在事儿、硬作风把准了群众思想的“脉”,找准了群众闹心的“难”,抓住了制约发展的“结”,开出了推动发展的“方”,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