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三孔”彩绘先跟专家学习
500多名一线能工巧匠集中接受知名专家授课
2014年07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工作人员复原古建筑上的彩绘图案。
     7日,“三孔”等古建筑群彩绘保护工程专题培训班在曲阜开班,来自一线的500多名技术人员走进课堂。这标志着自清末以来,“三孔”等古建筑彩绘首次进行全面、系统的维修保护。 
  对曲阜来说,“三孔”等古建筑群不仅记录了悠久的历史,更传递出一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3至5年大修结束后,这所历史古城将展示出更具原始韵味的古建筑之美。
脚手架上手“描”历史
  文/片 本报记者 孔令茹 李岩松 

  目前,曲阜相关部门在陆续进行“三孔”等古建筑群彩绘保护维修的报批工作,颜庙先期通过批复已启动彩绘保护维修工程。9日,记者来到颜庙施工现场进行了探访。 
  在颜庙始建于元延佑年间的寝殿,彩绘工人正在屋檐下认真描绘。与其他施工现场的嘈杂不同,彩绘保护工程的现场非常安静。天气燥热,工人们的脸上、衣衫上尽是汗水,但每个人的表情都非常认真,眼睛紧盯着图案和画笔,生怕出现一点差错。 
  为达到最佳效果,进行寝殿最外沿“虎眼”彩绘时,工人小李站在脚手架的钢筋支柱上,一步一步挪着逐个描绘。“下笔的前提就是尊重最原始的样子,绝不能依靠自己的喜好或意愿更改,我们描绘的,是真实的历史。”小李说。 
  “从打地仗开始,就需要一麻五灰的细致工艺,然后是一遍遍刷上不同配比的油料,最后才能进行彩绘,即使是很小面积的建筑彩绘,前前后后也需要十几道的工序才能完成。”油漆彩绘工程队队长王明亮说,干油漆彩绘的活不容易,除了冬季停工外,其他季节每天要干8个小时,期间需要精神高度集中,原材料的配比、油料熬制的火候、彩绘的粗细轻重等,每个步骤都有非常精细的要求。 
  记者在颜庙看到,已有几处建筑物修缮完毕,工匠们的巧手“描”绘最真实、最原始的古建筑之美,通过崭新的彩绘图案,游客们能更清晰地感受到古建筑带来的厚重与沧桑。 

修复古建筑留住城市历史
500多名能工巧匠进课堂
  9日上午,在“三孔”古建筑彩绘保护工程专题培训班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方案审核专家库专家林其浩正为一线工人们上课。作为工匠派的油漆作专家,他在课堂上讲了很多实践中摸索出的经验,这也是一线工人最感兴趣、最希望知道的。 
  王明亮是“三孔”古建筑工程管理处油漆彩绘工程队队长,在这行干了34年,对于油漆彩绘有着丰富的经验,这次他带着近50名油漆彩绘工人前来听课。“灰油怎么熬,熬到什么火候合适……”王明亮记下了工人们实践中遇到的各种疑问。 
  林其浩说,这次授课,除在技术方面进行指导,最重要的是向工人们传达职业责任感。“你是油漆工,但你不是普通的油漆工,你的职责是还原历史文物的韵味,要带着对历史的尊重、对文物的爱护去工作。”林其浩说。为期6天的培训中,国内多位从事古建筑维修的知名专家j将进行授课,500多名一线能工巧匠将集中接受培训。
  在进行彩绘作工艺的讲课之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方案审核专家库专家刘志刚来到颜庙施工现场,在感受地方彩绘特色的同时,也对彩绘图案的一些小细节提出了建议。“花卉被绿叶簇拥着,绿色可以用章丹(一种彩绘颜料)扬一下,画出叶子的筋,这样叶子会更有层次感。”刘志刚说。 
  “在曲阜,很多一线工人固定的,在古建筑保护维修方面,他们仍在使用最传统的工艺和原材料,灰油也是亲自熬制,在越来越市场化的当下,曲阜能够坚持下来这些十分难能可贵。”刘志刚说,做古建筑保护维修,就是要从保护的角度出发,保护古建筑,就是在用实际行动去留住文化的根,留住这个城市的历史记忆。 
  三孔古建筑工程管理处负责人说,“三孔”等古建筑群现有房屋1300余间,清末以来,因历史、经济等原因,“三孔”等古建筑的彩绘虽在单体建筑大修时进行过局部修复,但一直未进行过全面、系统的保护维修,许多早期的建筑彩绘现已严重起甲或斑驳脱落。
  这次全面系统的维修,在3至5年后,将让曲阜“三孔”等古建筑群焕发新的生机,我们期待着古城一展新颜,带给世人更原汁原味的古建筑之美。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