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蓝天相伴的“高空舞者”
2014年07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文/本报记者 张浩 片/本报记者 孙国祥
  有一种职业,每天处在城市上空,他们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也要承受别人难以体会的孤独。
  王来春,45岁,安丘人,是一名与蓝天相伴的塔吊司机。每天八个多小时的时间,他都处在潍坊的上空,像一个“舞者”一样操作手中的控制杆,改变着这个城市。到今年,已经工作了27个年头。
爬20多米高架不用一分钟
  8日上午11点,地面气温已有些灼人。在潍安路健康街交叉口附近一个在建工地塔吊上,王来春手握操作杆,眼睛盯着塔臂下方,将下面工人所需钢筋准确地送到他们手中。
  这是一栋开工不久的新建住宅楼,楼层还不高,塔吊高23米,差不多七层楼的高度。没有电梯,上塔只能一步步的往上爬,对王来春来说,爬二三十米的塔吊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他已经从地面爬上了塔吊顶部驾驶室,中间都不用停下休息。
  爬吊塔看上去好像很简单,做好安全措施后,记者也体验了一把。沿着塔吊中间垂直楼梯手脚并用向上爬,十米不到就已经大汗淋漓,往下一看,不禁手脚发软。等爬到塔吊驾驶室的时候,已经过了将近十分钟。
  王来春说爬塔吊的时候要平视,不要向下看,新手刚开始的时候多数都不适应。王来春的工友张建治也有十几年的塔吊经历,他说第一次上塔吊的时候是在一个秋天,云多风也大,等他爬上三十多米高塔吊的时候,感觉离自己头顶不远处的云在动,他以为塔吊倒了,就赶紧往下爬,之后好几天都没缓过劲儿来。
  楼层不断增加,塔吊也会随着施工进度不断升高,一直升到离地百米的高度。等建筑高了之后不用从地面爬,可以从楼梯上搭一个空中通道,但过这个通道的时候,又是对人胆量的考验。
夏天驾驶室铁皮屋晒得烫手
  在今年6月中旬举办的全省建筑行业建筑塔吊司机安全操作职业技能竞赛中,王来春获得了金奖。王来春说,这都是常年的经验累积。
  “砸啤酒瓶”考验了一个驾驶员的操作熟练程度,而“过山吊沙”则考验塔吊司机与指挥员之间的默契。有时候货物所落的位置是驾驶员视力所不及的地方,这就需要跟地面指挥进行配合,因为岗位的特殊性,所以必须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眼力要好,听力也要好,哪怕是一个小疏忽,也可能会酿成安全事故。
  塔吊顶上只有1平方米的驾驶室就是王来春工作的地方,中间一个座位,两侧各有一个操作杆,一边用于吊臂左右移动,一边用于上下升降。驾驶室的空间,除了驾驶员之外再难容一人站下。
  每天早上7点半,王来春就会进入驾驶室,习惯性的检查塔吊零件后开工,中午11点之后下去吃饭,下午1点半再上来,直到下午5点半下班,如果没有加班的话,他基本上每天都在驾驶室待8个小时,爬上两次,爬下两次。
  驾驶室不挡视线的地方都披着一层防护网,王来春说这是用来挡阳光的,塔吊顶上冬冷夏热,尤其是夏天,铁皮屋被太阳晒得都烫手,在里面就跟在高温大棚里似的,温度将近40℃,门窗全开依然汗流不止。
  王来春说,建筑工地上的塔吊工很重要,塔吊一旦不工作了,下面的施工就难以进行,有时候工期紧,忙的时候连水都顾不上喝,上厕所也就只能在塔上解决。只有等楼主体都封顶了,在设备安装阶段,塔吊工才能稍微轻松一点。
那时候北海路以东是一片农田
  对驾驶员来说酷暑、寒冬并不是最大的问题,最难熬的是枯燥、寂寞。按照规定,塔顶工作时是不能带诸如收音机一类的娱乐工具的,因为这个工作需要驾驶员注意力时刻高度集中,王来春说,在塔顶他几乎不让自己闲下来,因为手里的活一停,时间就很难熬。
  这样的工作,王来春一干就是27年。
  1988年,当时只有18岁的王来春听说有建筑公司招人,他就去了,那时候初中毕业的他已经在外闯荡了两年,应聘挺顺利,王来春成了当时叫潍坊第一建筑公司的一名塔吊工。
  刚进工地的时候,王来春用的是一种轨道式的塔式起重机,那是一种可以在轨道上来回移动的塔吊,“就跟火车似的”,现在已经见不到了。之后,塔吊就换成了固定式的,刚开始操作的时候,随着塔臂的摆动驾驶室也跟着来回晃动,以至于他睡梦中都有一种前仰后合的感觉。
  那时候的潍坊市区,高楼屈指可数,几乎到处是平房,鸢飞大酒店已经是比较早的高楼了,而现在的北海路以东,在当时更是一片农田,少有建筑。
  从业以来,王来春参与过大大小小近30个项目,市政府大楼、电视台大楼的建设都有他。他回忆说,1993年以前,建设技术没有现在先进,当时盖一层楼要花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现在基本上一个星期就能完成。当时的楼体浇筑所需要的水泥都是塔吊工一点点的吊上来才行,三天三夜倒班连续施工的场景也历历在目,他说那时候“是真累”。
  二十多年过去了,潍坊城变了大模样,当初跟他一起的工友们多已换了工作,公司名字也变成了现在的昌大建设,王来春还坚持在一线岗位上,轻摇操作杆,一点点改变着这个城市。
感受城市的另一种美
  在记者表示想爬塔吊体验一下的时候,王来春开始时没有同意,他说这并不是一件“好玩”的事。看记者决心已定,他也没再阻拦,只是反复提醒,“慢一点,往前看,别往下看”。
  说实话,有种被小看的感觉,然而往上爬了三四米之后,就体会到完全不是那回事了。在本就狭窄的空间里,沿着垂直梯往上爬,以为自己已经爬很远的时候,抬头发现离终点还很远。一开始一下两三阶,后来伸手抓稳一阶,脚踩实一阶才敢继续,每爬一阶都小心翼翼。
  等爬上塔顶的时候,真的是手脚发软,并非无力,而是没有在地面那种踏实的安全感,移动身子都得先抓紧身边的铁架。王来春已经完全没有那种紧张感了,他说爬塔吊已经熟悉的就像回家的路。
  站在高空,眼里的风景由平面变成了立体。王来春说,从塔吊上往下看,会觉得潍坊确实很美,想想自己参与了这个城市的变化,有种说不出的成就感。
本报记者 张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