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港今朝崛起 几代人海港梦圆
打开山东海上北大门,将成为滨州乃至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
2014年07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滨州港初现规模。
  正在紧张施工的防波堤工程。
     7月11日是我国第十个“航海日”,也是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9周年纪念日。蓝色国土已经是每一个沿海地区乃至国家、世界的“必争之地”,海洋经济也成为当地发展经济的新增长极。目前,从全国经济发展进程看,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等5大港口群体为我国沿海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石。
  谈到振兴海洋经济,就要说到龙头“硬件”港口,港口是一个沿海地区的海上大门,而对于滨州来说,建设滨州万吨港,是滨州也是山东海上的北大门,其经济战略意义十分巨大,同时,滨州港建设已经是几代滨州人的梦想,而建成后的十万吨级滨州港也必将为实现“滨州梦”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日,本报记者跟随滨州市港航局工作人员一起探访了滨州港工程。截至目前,滨州港一期工程基本建成;港口规划区内形成可利用滩涂土地资源9万亩;滨州港二期工程快速推进,防波堤二期工程、防潮堤二期工程分别完成投资6.4亿元、1亿元。

  格局规划
开创“一体两翼”
改变沿海不靠海历史

  “滨州临海不见海、沿海不靠海”一度成为滨州老百姓口中的笑谈,滨州港建设已经成为几代滨州人的梦想,同时也是历届党委、政府的夙愿,更高层次上谋求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更是滨州市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极的突破口之一。
  2012年3月交通运输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了《滨州港总体规划(2011-2030年)》(简称《规划》),滨州港规划建设有了新征途,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滨州市沿海港口及内河航运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项目储备,成为滨州港建设历史上一个重要节点。
  《规划》中明确提出滨州港将形成以海港港区为核心,套尔河港区、大口河港区及小清河港区等为补充的“一体两翼”港口总体发展格局。海港港区通过离岸双堤环抱和顺岸及突堤相间的港池布局模式,规划建设原油、液化、煤炭、集装箱、件杂货等3-20万吨级泊位120个以上,形成深水岸线42.5公里,港口用地57平方公里,水域面积900平方公里,努力打造有效支撑滨州“黄蓝”两区开发建设的区域性综合港口;套尔河港区梯次规划整理岸线45公里,建设1000-5000吨级泊位150个左右,设计年通过能力5000万吨以上,打造河海联运黄金水道,拉动滨州临港经济低成本快速发展;大口河港区规划岸线1.6公里,建设大口河东岸及鲁北运河1000-3000吨级泊位20个,设计年通过能力500万吨,为鲁北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和持续快速发展打造坚实平台;小清河港区规划岸线4.19公里,陆域占地面积约3.43万平方公里,规划建设500-1000吨级泊位50个,逐步发展成为以大宗散货运输为主,件杂货、液体化工品、集装箱运输为辅的现代化内河港区。
  目前,根据港口总体规划的深化和发展需要,滨州港海港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套尔河港区规划调整已正式启动,工作大纲、测量范围和要求已经基本确定,下一阶段将集中力量完成上述两个规划的审查,并全力加快报批进度,年内力争完成送审稿编制工作。
历史机遇
“抓牢”历史机遇
依托港口布局经济圈

  不得不说,滨州港的建设赶上了好时机,滨州港的建设与发展,应该深刻认识到滨州港建设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滨州港是滨州市推进“黄蓝”两区开发建设最具潜力、最为核心的优质资源。坐拥“黄蓝”两区的独特优势,为滨州经济社会发展及滨州港建设带来了重大机遇,能否抓住并用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将直接决定全市港口建设发展的成败和命运。
  2013年《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区域发展战略的正式启动,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推进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西部经济隆起带的重大决策部署,战略意义十分重大,滨州成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内唯一的沿海城市,滨州港则是经济圈唯一海港和最近出海通道。优先加快滨州港建设,是滨州市突破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有效承接经济圈辐射带动、在整个经济圈中率先崛起的战略选择。去年9月,全市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工作会议提出加快生产力布局向沿海转移的步伐和节奏、把沿海经济打造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的重大决策部署。目前滨州市正处在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重大关键时期,实现全市临港产业快速发展、优化全市产业布局、打造滨州市新的经济增长极,滨州港有着极为重要的先导作用,而滨州港的建设也在一步步推进滨州市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内的沿海意义。
进展进程
防波堤初见规模
临港产业有了坚实后盾

  据了解,目前,滨州港一期工程基本建成,建成滨州港2×3万吨级散杂货码头(结构预留5万吨级)、11公里引堤、17公里港区一级公路、6公里东防波堤、3.2公里南防波堤、滨州港运营管理调度中心等六项工程,港口各项配套设施逐步完善,新增28公里深水岸线,港口规划区内形成可利用滩涂土地资源9万亩,为临港产业转移聚集打造了坚实平台;滨州港二期工程快速推进,防波堤二期工程、防潮堤二期工程分别完成投资6.4亿元、1亿元,分别占总工程量的50%、40%,3万吨级航道工程已通过省交通运输厅组织的行业审查。
  随着滨州港2×3万吨级码头建成试运营、公共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和以矿石、煤炭、原盐、粮油加工等为主的临港大进大出产业加速集聚,对一类开放口岸的需求愈加迫切,目前,各有关部门也正在积极配合口岸进行滨州港一类开放口岸申报工作。
  除此之外,安全生产取得新成绩。紧紧围绕建设“平安港航”的总体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突出抓好沿海港口施工、港口经营、危化品作业、浮桥渡运、湖库区旅游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安全生产大检查及回头看等活动,顺利完成与安监部门港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职能交接,完成了危化品码头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达标工作。
2014年目标
1400万吨吞吐量
实现港区正式运营

  2014年是落实“十二五”规划各项工作目标的重要一年,也是滨州市深入推进“两区”开发建设、实现北部沿海崛起、加速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关键一年,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滨州港建设和港航事业持续强势推进意义重大。
  依据滨州港航事业今年总的工作要求,首先着力推进工程建设。今年完成防波堤二期工程总工程量的70%,基本达到航道开挖条件;建成防潮堤二期工程,达到交工条件;完成2×3万吨级码头后方陆域形成、候工楼、装卸设备等各项配套设施,达到正式运营条件;积极配合省政府推进小清河复航一期工程,扎实做好金家桥、水牛韩两个船闸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其次,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年内完成滨州港海港港区3×5万吨级液化泊位工程岸线审批和项目立项、沾化炜烨6×3000吨级散杂货泊位工程和天马2×3000吨级散杂货泊位项目立项、新利作业区一期工程行业审查;加快推进《滨州港套尔河港区岸线利用及功能区规划》调整和滨州港海港港区详规编制工作。
  此外,要扎实推进港口运营。按照“边建设、边运营,边磨合机制、边培育市场”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大型港口和企业的沟通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积极寻求互利共赢的战略性合作经营伙伴,全面启动滨州港引航站机构设置工作,随着码头各项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实现滨州港海港港区正式运营。2014年确保完成港口吞吐量1400万吨,货运量150万吨、货物周转量25000万吨公里,实现港航规费“应征不漏”,确保完成省局下达的规费征收计划。
战略意义
实现北部沿海崛起
圆滨州人的海港梦

  经过近年来的拼搏和攻坚,滨州港在功能定位、规划前期、工程建设等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滨州港建设和港航工作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滨州港一期工程全部建成、后续项目储备充足、公共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投融资和建设管理体制实现创新以及“地主港”发展模式成功引入,为滨州海洋经济振兴注入了新力量,也为加快完成“再造一个新滨州”的奋斗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建设滨州十万吨港,打开滨州乃至山东海上北大门,这将彻底改变滨州临海不见海、沿海不靠海的历史。抢抓“黄蓝”两区开发建设和加速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重大机遇,以加快完善港口公共基础设施、建设10万吨级以上深水航道和深水泊位、推进现代化港口建设为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滨州港航事业“一三六二四”发展战略和《滨州港总体规划》(2011-2030年),将已有的深水岸线优势、陆域腹地优势、河海联运优势快速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滨州港作为山东省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的重要一环、省会济南都市圈唯一的出海通道和山东对接天津滨海新区最近的口岸,定会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
  文/片 本报记者 李运恒
         谭正正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