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号上有“三宝”列车长
2014年07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三个家庭的首发之旅:很惊喜
  11日的列车餐厅里,3个小孩聚在一起玩得很开心。“小朋友,你们的家长在哪里?”其中一名小女孩抬起头,指着前方一名女乘客:“来了,那是我妈。”
  正在走来的女乘客叫张娜,她们一行是从淄博火车站上的“齐鲁晚报号”,3个家庭7人集体旅行,目的地是烟台。张娜说,她的孩子叫孙瑜蔓,与其他两个小伙伴王煜辰、朱丹琪准备到烟台玩几天,没想到正好坐上了“齐鲁晚报号”列车。平时她经常看齐鲁晚报,这让她感到很惊喜。
  眼下正是暑运高峰,像张娜一样带孩子出游的家长特别多,有的家长说,齐鲁晚报是一份很有文化底蕴和韵味的报纸,他们希望在最有文化味儿的车厢里能够不虚此行。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列车上同样是这个理儿。“齐鲁晚报号”上有“三宝”,那就是三位列车长,他们叫徐曰东、车伟和王云俭。
  在10日晚和11日白天的采访中,记者见到了“齐鲁晚报号”列车的其中两位列车长:王云俭和徐曰东。两位今年都已年过五十,经验老道,他们都是“齐鲁晚报号”列车上的“大脑”。
  10日晚,烟台发往济南的K8294次列车即将启动,王云俭正在站台上招呼乘客有序上车。列车开动了,坐下来的王云俭打开了话匣子。他说,他在1978年开始了列车员工作,在1982年当上了列车长,至今列车长的工作已经干了30多年。作为地地道道的济南人,他是齐鲁晚报的忠实读者。
  11日早,K8293次列车启动伊始,列车长徐曰东就开始了逐节车厢的巡查工作。徐曰东在开车之前泡了一杯茶,茶水由热到凉,他也没有来得及喝上一口。中午12点54分,列车开过了海阳站,他还没有吃上午饭。“列车员们都还在岗上呢,我也不能吃饭。”
  列车长每日的工作繁琐细致,从规章制度的执行,到处理各种突发问题,没有老道的经验,处理起来肯定没那么得心应手。 
本报记者 张琪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