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委屈
2014年07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鲁黔
  两千多年前的一个老者,竟哲理性地说:“民贵君轻”。他比孔子晚生了几十年。孔子人家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你就是再有思想也只能是亦步亦趋地追随在其身后……
  上世纪60年代“文革”初期,十二岁的我随一帮大孩子涌入红卫兵大串联的革命队伍,由济南步行登泰山后,直奔曲阜孔林。当来到孔子的墓前,却见残垣狼藉。后知,其墓是让外地的红卫兵给掘了。睹此,不禁黯然无语。据说,在解放战争时,国共内战时,八路军某纵队的指挥部就设在那个深深的院里,蒋介石很清楚,但没有派飞机大炮轰炸,这应是一段真实的历史。孔府、孔庙、孔林历经风云变幻,却没有伤及一草一木……
  由孔林穿越数座牌坊和街道,走进孔庙,观其建筑、规格及台阶的层数,还有那庙堂的数根雕龙的石柱,与北京的故宫相似,颇具尊贵皇室之风范。诸多的四合院里古木参天,从苍松翠柏的年轮里,我嗅到了历史沧桑的气息。
  据传说,明代朱元璋游历孔府后,心内愤然不服,命其属下县丞在孔府周边挖了一条河,并建了一座桥,意将孔家风水拦断。然其结果,朱家江山也只是区区未逾三百年,孔圣人世家的香火却旺盛了两千余载。当孔子活着时也没享过多少福,又怎会想到他的思想和穷尽一生的奔波,却在他身后荫泽了孔家子孙的万代春秋……
  历代的帝王将相何其多,而孔圣人却只有一个!俄国的诗人普希金和友人散步在林荫道时,迎遇沙皇,普不让道,沙皇却侧身而行,友人惊诧地说:“你不知道他是沙皇吗?”普曰:“沙皇历代都有,而世界上普希金只有一个。”
  尚年轻的我,粗通点之乎者也的古代文墨,只晓得孔圣人在春秋战国时率其弟子四方游说,盼望以他的仁、礼为核心的儒家思想,辅佐君王治理社稷,然四处碰壁,终生奔波无果,穷困潦倒于失望之中,享年七十有三。
  那时我就知道,孔孟之道应是一脉相承的。孔子乃圣人之老大,孟子也只能是亚圣了。
  及至十多年后,去邹城访友时,步行数华里,前往孟庙拜谒,在此之前,读孟子赋:“孔子天之日也,孟子天之月也,即生天地不可无仲尼,即生仲尼不可无孟子,巍巍华夏,精神命脉绵延不绝,赖孔孟之功也……”
  怀着一颗敬仰的心,缓步从孟庙亚圣坊而入,视野中的松柏挺拔苍劲,与孔家的柏树无二,然其庙院规模方圆又瘦了许多。风水的气场透着几分凄凉,游人寥落。或许是深秋的缘故吧。
  松柏随风瑟瑟,踏着常年失修的断裂青砖,行至雕有孟子像的殿堂,抬脚迈进,仰首瞻其尊容,顿觉凉凉阴风袭入肺腑,一阵难以名状的哀伤钻入心扉……
  此感,在孔庙里是没有的,殿内的窒息之感,迫使我转身出殿,三拐两折又去了孟府的西跨院。观其朴素的院落和青砖砌成的古宅平房,与平民百姓的住处相比只不过是大了一些而已。由此而观,孟家的家境和后代香火与孔家是无法攀比的。据史料记载,孟子幼年丧父,孟母望子成龙,曾三迁而择其良邻。
  当一代大儒孔子成名了,你跟他学艺,纵使有再高的天赋,你也只能望其项背。孔圣人创立了儒学,然在他的有生之年也只能空怀壮志饮恨而亡。而孟子却把老师祖的思想继续、发展、创新了。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今天,孟子之说仍熠熠闪耀着旷古烁今的光芒。
  依吾之拙见,孔夫子虽有师祖的名分,然孟轲先生的真知灼见早已把孔丘之论超越了……
  古人云:人活七十古来稀,可是人家孟轲先生在研究儒家文化之余,淡泊人生,竟享年八十有四。 
  一代伟人毛泽东曾留下语录:“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想来,毛主席对孟轲的“民贵君轻”也是认可的。不是吗?当新中国诞生后,当官的为人民服务,而百姓们却当家做主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