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精神——毛岱宗油画作品展”7月
2014年07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写意精神——毛岱宗油画作品展”7月1日在济南市美术馆开幕,展期至31日。7月4日上午,毛岱宗油画学术研讨会在济南市美术馆召开,来自国内外的50余名艺术界和新闻界的专家学者共同出席,研讨毛岱宗绘画艺术风格和绘画语言,见证齐鲁油画的走向。
  毛岱宗先生是山东成长起来的齐鲁油画的标志性人物,是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当代油画家。毛岱宗先生从艺40多年,是具有开拓性,并形成了鲜明个人风格和深厚的艺术造诣的油画家,他从教30多年,培养了大量目前活跃在国内、业内许多画家的导师,他是自成体系,备受业内人尊重。研讨会进行了三个小时,与会嘉宾从毛岱宗的油画艺术视角,讲述和分析了毛岱宗的油画艺术和创作理念。




●“毛岱宗的人和画是统一的”

  王琨(《中国油画》杂志总编):我跟毛岱宗是知根知底的,从认识到现在大约有30来年了,最近这些年经常在一起画画、写生,经常见面,对他比较了解。他一直坚持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油画相结合,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融入到油画中。中国画跟我们的性情是统一的,但是人的状态和画油画的工具、很难相结合,所以从这点来讲,就意识到一个问题:中国人怎么画油画?毛岱宗始终把中国人画油画的意识放在重要的一个位置,把中国传统的、笔墨融合到油画创作中。东西方结合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做起来特别不容易,真正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融入到油画里面,其实这非常难,但毛岱宗这些年一直在坚持这个。从他的画也可以看出来,他比较平和,这点特别难得,而且每次看他的画能够体现他人的状态,这点我觉得特别不容易,毛岱宗的人和画是统一的。

●“毛岱宗的油画有文人气质和现代感”

  祁海平(天津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副院长):首先,毛岱宗的油画体现出了一种画面整体的淡雅、清新的文人气质,尤其是长卷最能反映出他的特点。第二,毛岱宗的油画从形式的构成上有一种现代感,很好的结合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体现书写性,表现了一种来自内心的意象。

●“毛岱宗绘画语言的三个阶段”

  张洪祥(油画家):毛岱宗的绘画语言基本上有三个阶段,比较明显呈现出了他的绘画的轨迹。
  第一,毛岱宗的功底是很深的,他读南京张华清先生研究生回来之后,基本上继承了苏派,画得很结实。第二是他的画面受俄罗斯艺术家的影响很大,他的画好像俄罗斯的东西,显得错综复杂,视觉的真实性特别强。当时他画了一幅画我感受很深,其中有一张《雪霁》,他是不择手段画出来的,先用一些颜料对着比例,深着颜色覆盖上,再用雪的亮颜色刮擦上去,里面有的东西清晰,有的模糊,出来很神秘,很深厚的色彩。当时我们说起来,这个是豆腐渣画法,感觉到大自然光线的错综复杂,流动空气的感觉。
  第三个阶段也就是现在,毛岱宗是一个探索者,他能汇集多家之长,很有效为自己所用。他能吸收别人的东西,融合成自己的东西,这是毛岱宗非常突出的特点,他从很复杂的、制作程序解脱出来,基本上用了平涂、勾线,大面积点、线空白的方法,而且这个阶段坚持很长,一直到现在。在他的画里面看到是轻松、自然、飘逸,一种仙气。这种仙气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他的修养、和自然的融合,是一种自己的体悟,和真诚和自然融为一体,仙气自然出来了。

●“毛岱宗绘画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影像”

  王力克(山东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著名油画家):毛岱宗先生的画,很早就有了中西结合的意识,90年代初我们在中央美院学习的时候,把中国人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用到油画上,这是进步。心态和视野有了开放,我们的探索就会走的更远,现在这个探索,毛岱宗教授从1990年、1991年学习,到现在也是20多年了,但事实他的绘画是日臻完美,而且越来越中国,现在的构图已经不是自然的构图了,而是传统文人的那种观察的模式,他所有的东西都在那样的东西里面,大概这就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影像。

●“毛岱宗是比较真诚的”

  李广元(山东艺术学院教授):毛岱宗无论在学术和行政工作上,我作为老教师,全力以赴支持他的工作,在这点上岱宗是全国知名画家做的比较真诚的,在学院派走到边缘上,有些人标榜学院派,学院派在80年代已经死了,本身不完整,为什么心灵关照不完整,造成了这种现象,这是非常害人的。但是我们国家体制造成了这种状态,压抑了年轻人做文人的状态,所以压抑了人心。岱宗退下来一点负担没有,从自己的遗传因素当中,遗传特有的因素,结合自然当中本象、大象画,我觉得归结这“返本独画”,返本就是返回原本,独画就是每画一张画都是一个样。
一个大艺术家在生命过程当中,由于人生状态,自然而然画的每一张画都不一样,但是有光彩产生的。
●“毛岱宗绘画中的虚实关系”

  张望(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毛岱宗老师的画在油画界最重要运用了虚的画法,中国画强调虚实、黑白关系,他抓住了既深刻,又容易抓到的东西,他的油画很多都是空白,在油画里面运用空白比较多,看到这个画我想起去西班牙,看国家美术馆收藏了很多西班牙大师的作品。我很喜欢戈亚的画,楼上、楼下很多,全是那个时期的作品,也有很多像戈亚的画,唯一到戈亚的画前感觉到他的不同,其实是虚实关系的处理。我感觉中国的油画界在某个时期可能太强调另外的东西,所以对中国这些也不完全是中国的东西,实际上人类视觉规律跟人的情感表述是相关的,只是我们在一个时期或者在一个区域里面没有强化的东西。

●“艺术家创作还在于文学修养”

  李善阳(曲阜师范大学):今天来参加这个讨论会收益很大,过去当毛老师学生一直受益,到现在还在受益,终身受益,我谈当中一个小故事,希望提供给大家,能更好理解毛老师的艺术。我是84级的,大约是1985年暑假回家,那时候知道要读点书,也不记得当初毛老师说过需要什么书,但是有了买书的意识,正好赶上我家里住的城乡交界工业区,那时候一本书5毛钱,我买了几本回来,放假回来之后我很高兴带回来,毛老师看到从里面挑,拿出一本,说这两本不错。我看到一个名字章太炎,写的人体与气。我知道章太炎是史学家,我只是好奇很有意思,我到后来才知道他父亲医学修养很高,曾经有人问他你第一是史学还是经学,他说第一是医学。那个时候毛老师年龄是30岁,另外一本《考工记》,它装裱的比较好,蓝皮的。多少年之后我回忆,应该作为一个画家、艺术家还在于文学的修养,之所以画出这样的画,跟这些都有关系。

●“绘画应该体现出文化涵养”

  岳海波(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绘画应该把中国的文化,你所理解的文化浓缩,提炼,提炼到不能再提炼的程度,把这种东西拿出来,和国际的接轨,当然每个人理解不一样,我看了很多展览,有很明显的感觉,它的文化涵养——不管国画、壁画——是最主要的东西,我觉得毛院长这一块做的特别好。他把中国文化浓缩实践,毛院长的画第一点符合传统美学,他的物象脱离物体的表层,而进入天人合一或者宇宙和空间相融,这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体现,虽然这种方法是西方的,但是他的理念。一个是形式美感能把握,心灵的沟通做的非常好。   

●“毛岱宗是善于学习的教育家”

  张淳(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第一我觉得毛老师的艺术文气十足,毛老师的画内劲饱满。
  第二毛老师善于学习,我跟毛老师工作这么多年,毛老师特别善于学习,他不但向古人学生,也向儿童、生活学习等等。前几年我在中国美院读艺术现象学博士,连哲学家讲在里面绕来绕去,我每次回来跟毛老师见面聊半天艺术现象学,而且见地非常深刻。刚才大家谈到毛老师不断对自己提出挑战,探索学习的精神。
  第三我觉得毛老师是非常优秀的教育家,在毛老师绘画的道路上,既继承优秀的传统,但是又能走出自己的风格。    (文/孔凡元)
  毛岱宗,别署黛宗,字彦达,号喆之、弘轩。1955年生于山东莱州,现为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博士生导师,山东美协副主席,山东美协油画艺委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
  ◇毛岱宗
  □观点集锦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