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眼中美女定义
2014年07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当下,虽然“美女”已经成为对女人的一种常用称谓,但人们对女子之美的认识,仍与古时“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感相通。古来美人众多,绘美人者更多。著名画家张大千能将女人之“美”刻画得淋漓尽致,与他对所绘美人的严格要求密不可分。
  据记载,张大千眼中的美人标准要比常人苛刻得太多,不仅要长得美,而且气质要“娴静娟好,有林下风度,遗世而独立之姿,一涉轻荡,便为下乘”。因此能入他画中的美女,绝对称得上“美丽脱俗”。著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上妆后的脸谱及身段曾被张大千认为“浑身都是画稿子”,因为这种脸谱和身段凝结了唐宋以来人们审美的全部精华。如美人的脸要“三白脸”才好看,也就是额头、鼻子和下颚是白的,这样才能衬托出脸颊的红润和健康。这种认知很符合自然美的原则,颜色的深浅会突出脸形的轮廓,中国人的轮廓大都显得扁平,而“三白脸”正好表现出了线条轮廓的对比度,当然就显得美,而戏妆恰恰突显出这个特点来。对于外国人认为中国女人凤眼好看的审美认识,张大千自有一番见解:“其实大家都弄错了,凤眼并不是像我们四川人所说的‘丝毛绸子上拉了一道口子’那样的细长,所谓凤眼是指女人的眼神要温柔,不要瞪大眼睛,显得一副凶相。”
  五官之外便是人的身材,一个美人的高矮胖瘦该如何定下标准呢?张大千认为以中国人的审美习惯来看,并没有特别的偏爱“胖子”或“瘦子”,所谓“环肥燕瘦”的典故强调的其实是“骨肉匀停”,匀称就是美。他创作的国画中,美人穿的多是古装,飘逸轻盈,因为张大千以为古代女人的衣服有彩带、有水袖、有流畅的线条美,因此入画,而时装本身总在变,所以时装的美都是暂时的,便有过时之说,因此不容易入画。当然,无论什么衣服,只要穿得一臃肿,人就不美了,所以在张大千的创作中,棉袄是入不得画的。
  除了脸和身材外,手是仅次于眼睛的传递情感最重要的工具。中国画中有“画人难画手,画树难画柳,画兽难画狗”的说法,道出画手的难度。张大千在敦煌临摹壁画时,看到唐朝人画女人时,不论丫头、小姐还是太太,都把手画得细腻传神,绝不偷懒。古人的治艺严谨让张大千钦佩之余更感身受鞭策,因此也练就了画手的绝活。当时,台湾有一名影星林黛不仅长得美丽,还生就一双纤细柔美的手,但一般人只注意到她的美丽面容而把那双美手忽略了。张大千便在林黛的肖像画上着意画出手的百转柔情来,让林黛自己都大为喜爱。可以说,张大千的独特审美标准,成就了他的一幅幅精品仕女之作。这些作品不仅能够雅俗共赏,也成为他绘画题材中广受大众喜爱的一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