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筑起“长城” 前海堵堵堵
旅游旺季每天数千辆外地大巴涌入,停车难导致乱象丛生
2014年07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3日,在海底世界景区附近,由于大量游客涌入,人行道拥挤不堪,马路上人车混行,造成堵车。        周衍鹏 摄
  文登路与武昌路路口车辆拥堵严重,交警正在指挥交通。 曹思扬 摄
     13日,岛城又迎来周末交通高峰。前海一线景区涌入大量旅游车辆,由于现有停车位远远无法满足需求,景点周边的道路两侧再现大巴筑起的“长城”。记者调查发现,停车难催生了各类乱象,严重影响了岛城旅游形象。据了解,为解决这一难题,青岛市计划6年内将新增147万个停车位,规划建17处公共停车场。
本报记者 周衍鹏 曹思扬
体验: 4公里路,公交车跑了40分钟
  13日中午11时许,记者从栈桥乘坐202路公交车前往中山公园,此时栈桥景区的游客已是人山人海,要侧着身子才能从人群中挤出来,两边人行道上,还不断有成群结队的游客正在赶往栈桥。公交车驶至莱阳路以东,车速就变得缓慢起来,私家车、公交车和旅游大巴车交织在一起,没多久前方排队的公交车就越来越多,最严重时,公交车长龙足有上百米,一直从海底世界绵延至青岛实验初中。尽管路旁设有多个禁停标志,仍有不少外地旅游大巴车为接送旅客而随意停车。
  当公交车缓慢前行至武昌路文登路路口时,路口的车辆已乱作一团,还有成群的行人随意横穿马路。在滚滚车流中,交警正努力指挥着交通秩序,身上的制服几乎已被汗水浸透。由于武昌路上大量旅游大巴车和公交车拥堵在一起,文登路的双向直行车道被堵得严严实实,202路公交车足足用了20多分钟才通过了这个路口。从栈桥到中山公园约有4公里,记者坐公交车花了40多分钟,而在平时,仅用十分钟就够了。
调查:
卖景点门票,忽悠乱停车
  据了解,每年一到旅游旺季,大量旅游大巴涌入岛城,使得前海一线的停车问题成为“老大难”,今年也不例外。记者13日在汇泉广场停车场附近看到,两名男子在路口摆了张桌子售卖景点门票,并竖起“去海底世界免费停车”的提示牌。记者上前询问停车位,一人告诉记者,停车的位置不在停车场里,而是在路旁。记者注意到,马路上并没有任何标志和停车线,但路边已经停了几辆私家车,占据一车道,看车牌多为外地车。 
  “就停这,你到里面停车场停车得花钱,停这不花钱。”一人指了指停在路边的几辆车说。但当记者询问这样停车会不会被贴罚单时,两人开始含糊其辞。记者注意到,这样借着卖票帮忙看车的摊位,在前海一线有很多,在一浴、栈桥附近的小路上,一些私家车开进以后,都会遇到热情上前的“看车员”。
大巴路边停,安全隐患多
  随后,记者一路沿太平路、莱阳路探访发现,南北方向的安徽路和浙江路上有不少大巴乱停。在栈桥附近的兰山路、河南路,原本不宽敞的道路边也停了很多大巴车。在湖南路,由于西向东车道被大巴车占据,过往车辆只能借用逆向车道,一旦两方的车交汇,很容易堵车。
  “你这车这样横着,一半车道都让你给占着了,别的车怎么过?”“这边过不去你不会绕到那边……”中午,在湖南路上,市民周先生和一辆斜停在马路上的山西牌照旅游大巴司机发生了争执,原因是这辆大巴停车太“霸道”,占了整整近一个半车道。周先生认为,这不仅影响了其它车辆和行人的正常通行,还将行车道上司机的视线遮挡,一旦有行人突然从大巴后面走过,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非法泊车员,引车停路边
  “什么?这个地方不让停大巴?我是根据泊车员的指挥停这里的啊,他说不会被罚。”在湖南路上,一辆外地旅游大巴司机面对记者的询问显得很吃惊。记者一连问了几辆大巴车的司机,司机们均称不知道路边禁止停车。
  “前边那个停车场一小时收费20元,路边收费30元,但到了吃饭时间,游客不愿多跑路,我们也只好按照导游要求在小饭店前或者离景点近的路边停车。”一辆河南牌照大巴的司机说。
  大巴司机朱师傅来自江苏,说起路边那些非法泊车员,可谓“深恶痛绝”。原来,去年朱师傅来青岛,也因找不到停车场就听信了泊车员的话,交了看车钱。结果交警一来泊车员就跑了,包括朱师傅在内的很多大巴司机都“吃”了罚单。不过,今年朱师傅总共来了栈桥四趟,因车位有限,都没能停进停车场。他觉得,要抵制非法泊车员,最关键的是要保证大巴车有地儿停,可以建旅游集散中心,或者增设停车场。
说法: 大型车想停路边?NO!
  “道路两侧不管有无停车泊位,都不许停放大型车。”市南交警大队中山路中队的中队长姜海龙告诉记者,众所周知,在设有禁停标志的路段,所有车辆都是严禁停放的。虽然有一些大巴车停在泊车位里,但根据规定,道路两侧的停车泊位是小型车专用,在宽度和长度设计上都容不下大型车,旅游大巴要想停放,只能去露天大型停车场或者地下停车场,不能停放在路边。
  一边是无处停车的旅游大巴,一边是出行受阻的市民,姜海龙坦言,交警在工作中也是左右为难,天天查、天天罚,但仍有不少大巴跟交警打游击。“我觉得这项工作不能单凭交警一方面来治理。要加大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各方面齐心配合,才能解决拥堵难题!”姜海龙说。

剖因: 前海一线景区多,停车位缺口大
  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岛城市民通常所说的前海一线景区,一般指西起八大峡,东至奥帆中心、北至香港路的狭长区域,从西到东有八大峡旅游码头、栈桥、天后宫、鲁迅公园、小鱼山、海底世界、中山公园、五四广场、奥帆中心等景点,沿线还有几处海水浴场,旅游资源成为吸引车流的主要因素。此外,前海一线有中小学和幼儿园20多所,三甲医院一家,即便不是旅游季节,堵车也是常有的事。
  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旅游旺季,每天有3000到5000辆外地大巴车来到前海一线,但此区域的停车场却仅有4处,共计900余个大客车停车泊位,根本无法满足需求。
  此外,截至目前,青岛市机动车总数已达到193.6万辆,其中汽车157万辆,私家车129万辆,中心城区汽车保有量70多万辆,年均增长率高达17.2%,而停车泊位的增长速度却很缓慢,远远无法满足需求。
措施: 6年内将建17处公共停车场
  据悉,位于中山公园南门以东的香港西路公共停车场已于近日按计划全部完工,即将交付使用,总泊位283个。此外,青岛市规划局今年2月编制完成了《青岛市中心城区停车场专项规划》,提出至2020年,将路外停车泊位由现状的42万个增长至189万个,其中配建停车位由现状41.8万个增加到约180万个,路外公共停车位由现状0.8万个增加到约9万个。
  规划中,西部老城区规划新增动物园西门、香港西路1号等公共停车场约16处,提供停车泊位约4000个。前海一线规划世纪广场南端等23处为旅游季节旅游车辆服务的停车场,可提供大巴停车位约800个,小汽车停车位约1万个。此外,还将结合轨道交通换乘站和重要交通枢纽点规划17处公共停车场,可提供停车位约5600个。
26万游客 浴场“下饺子”
  本报7月13日讯(记者 陈之焕 通讯员 万光松) 随着暑期旅游旺季的到来,青岛成为周边游客夏季避暑的首选,12、13日恰逢周末,岛城多个旅游景点迎来旅游高峰期。13日当天,岛城六大浴场迎来26万游客,不少景点游客人数过万。
  13日上午,第一海水浴场的沙滩上满是游客,密密麻麻像下饺子。“来一趟青岛一定要到海边来,今天天气热,洗洗海澡才舒服。”13日,从潍坊来青岛旅游的王先生说。来自南京的曹先生也说,每年夏天他都要来青岛旅游,洗海澡则是必不可少的。
  周末气温较高,前来浴场游泳的市民和游客也增多了。13日,第一海水浴场管理办公室主任唐闻洲介绍,当天浴场游客较多,达5万人,其中亲子游占大多数。此外,应市民要求,一浴将更衣证办理截止日期延长到20日,想办理的市民应抓紧前来浴场办理。
  “来旅游的大部分是自驾游的外地游客,今天一天浴场接待了16万游客。”金沙滩海水浴场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随着旅游旺季到来,不少市民都进入“接待季”,海水浴场成为市民们接待外地亲朋好友的一个好去处。
  13日,岛城各浴场均迎来游客高峰,当天共接待游客超过26万人。除一浴、金沙滩浴场接待游客较多外,当天石老人海水浴场也迎来了3万名游客,此外,六浴、二浴、三浴共接待了2万多名游客。
  除各大浴场外,岛城其他旅游景点也迎来游客高峰期,游客人数大幅度增加。13日当天,青岛海底世界、青岛极地海洋世界等景区都迎来了亲子游高峰,景区接待游客量超过万人。由于新增服务设施的启用,崂山景区也迎来了游客高峰,截止到13日下午2点,崂山客服中心接待游客11000万人,较同期增加15%。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