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航海日论坛日照论剑
以海洋促合作,日照将有大作为
2014年07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海员服务展览上,一位参与者试用展出的航海模拟设备。 本报记者 刘涛 摄
     本报7月13日讯(记者 张永斌 赵发宁) 7月11日-12日,2014年中国航海日论坛在日照举行。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围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海员服务发展”论剑日照,共绘“大航海 新丝路”。
  7月11日上午9点,论坛主论坛召开。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在演讲中表示,今年的航海日以论坛的形式,更加体现了改革的精神,也更加凸现出市场的活力,吸引着各方人士。论坛聚焦“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海员服务发展的主题,正是当前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
  山东省副省长张超超在致辞中说,以海洋为纽带促进经济合作,前景广阔、大有作为。近年来,山东省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发展规划为契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强海洋科技的研发,深化对外交流合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此次论坛在我省召开,给我们提供一个学习机会。山东省将进一步弘扬航海文化,增强航海意识,加强海洋科技研究,大力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更好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合理建设海洋场所。
  日照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军在发言中说,2014年中国航海日论坛的举办,是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的重要行动,也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一件盛事。面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加快实施,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枢纽城市,今天的日照,有条件、有优势、有信心在新战略、新布局中担当更重责任,发挥更大作用。
  杨军强调,面对挑战和机遇,日照将加快建设对外开放合作新机制,海陆空立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便利化、自由化国际贸易物流中心,人民币跨境结算和离岸业务体系,丝绸之路文化旅游东方起点,以“五建”促“五通”,积极争取国家层面的“五通”试点。将用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国家战略机遇,发挥好日照“一带一路”双向开放桥头堡的重要作用,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加快走出去、引进来步伐,在对接东北亚、联通东盟、服务中亚、辐射内陆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将更加重视航海事业发展,维护好海洋和海员的权益。
  7月12日上午,2014年中国航海日论坛在日照顺利闭幕。中国航海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刘功臣作总结发言。他表示,今年的航海日论坛新的举办形式,体现了“主题突出、内容丰富、规模适当、节俭务实”的举办要求,与会代表和嘉宾的互动交流,形成了思想碰撞,为解决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意见建议。
  日照市副市长刘兆亮在致辞中表示,与会嘉宾围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海员服务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达成了许多共识,为日照更好地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推动航海事业发展、宣传普及航海及海洋知识、增强全民海防意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刘兆亮表示,2014年中国航海日论坛的成功举办,让日照市在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的征程上又迈出了重要而坚实的一步。日照市将进一步关注海洋、爱护海洋,继续为海事、港航各界开展工作提供全力支持,努力促进航海事业和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谱写新的篇章。
  闭幕式上,论坛组委会还向日照市政府赠送了纪念品,并向2015年中国航海日论坛举办地浙江省宁波市转交会徽。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