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不知去向,评职称跟着遭殃
毕业了别忘处理好那“档”事,档案严禁个人保管、私拆
2014年07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大学生毕业找工作容易忽略档案管理。 本报记者 王鸿哲 摄
     本报7月13日讯(记者 谭文佳) 张先生在淄博某事业单位做文职两年多,几天前因档案没有办理人事代理,错失了评职称的大好机会。眼下正是大学生毕业离校的季节,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学生对自己档案的去向仍是稀里糊涂。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大学毕业生,多数不知道自己的档案都包括了什么内容,以及该寄到什么地址。另外,不少毕业生还表示不知道档案的用途,甚至有学生认为自己拿着就好了,何必那么费劲找人去存档。
  参加工作已经一年多的杨女士告诉记者,前阵子人社部门将她的档案退回了,理由是只能学校寄来档案,而不能让单位来交。杨女士表示,已经离开学校一阵子了,而且学校在外地再联系到负责的老师很困难。杨女士有些后悔,因为接下来单位里评职称她都无法参加,“当初把地址问清楚了再寄就好了”。杨女士说。
  对此,市人社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判断一个人何时开始正式工作是从档案交到单位或人才市场后开始计算的,因此档案是跟工龄挂钩的。很多人因为档案吃了亏,有人在评职称时,因为断档,无法评职称而错失良机。工作人员建议,个人一定要重视自己的档案,切勿自己保留,不仅人才市场无法接受,一旦遗失补办起来也非常麻烦。
  同时,毕业后档案严禁个人保管、私拆。因为档案是国家对个人政治面貌、求学经历、工作表现的一种综合评价,具有保密性。因此,自己档案应寄到哪一定要搞清楚。

 头条链接 
档案存放不当 影响贷款申办
  毕业生档案里包括了高考高中档案、学习成绩单、毕业生登记表、党团组织关系材料、学生体检表、报到证通知书等。不建议毕业生自己拿着档案,易造成档案丢失,况且档案是不允许经手本人的。
  据市人社工作人员介绍,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办理各种社会保险以及开具出国、考研等有关证明,都会用到档案。一个人退休后,档案也不会销毁,而是继续保存于所在单位或人才服务机构。因此,即使单位不能接收档案,也一定要把档案放到政府人事部门的人才交流中心委托管理。
  影响转正和计算工龄。毕业生找到工作后,没有及时办理参加工作的相关手续,几年后档案显示的仍是“学生身份”,可能会影响转正定级和工龄及退休金的计算。
  影响评职称和调工作档案没有提交单位,也没存入人才服务中心,或者把档案存到了人才服务机构,但没有及时办理就业手续,以后工作调动或者评职称可能会因手续不全而受到影响。
  不能顺利办贷款购买房屋到银行办理房贷手续时,会被要求出具贷款人的户口证明。“弃档族”可能不能顺利办理贷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