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辆旧车“退休”,城乡公交“扩网”。截至目前——
全市公交运营里程达310公里
2014年07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枣庄7月13日讯(记者 李婷婷) 城乡公交开通后,其以低廉的票价、便捷的优势、通达的线网,为群众出行提供了方便,同时也促进了枣庄市客运市场秩序的优化。截至目前,枣庄市共改造退出旧车累计166辆,改造后公交通达运营里程达310公里。
  据介绍,在开展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之前,滕州至山亭、峄城至底阁、枣庄至滕州沿线聚集了大量黑车,一度混乱不堪。而改造开通新的公交线路后,所有公交车辆均实行集约化、规模化、公司化的公车公营模式。
  据了解,自2012年6月滕州至山亭第一条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完成以后,枣庄市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进入了快车道。2013年3月开通了滕州至龙山龙湖的城乡公交,8月开通了滕州至红荷湿地景区的旅游公交,12月开通了枣庄至底阁、峄城至底阁城乡公交。今年,枣庄市政府将城乡客运一体化列为全市七项惠民实事之一,大力推进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程,今年1月开通了枣庄至滕州城际公交和新城区、薛城区、高新区“三区合一”城市公交,4月开通了台儿庄至张山子、红瓦屋屯和黄丘的城乡公交,6月开通了山亭至店子、徐庄和翼云石头部落的城乡公交。截至目前,枣庄市共改造退出旧车累计166辆,公交化改造线路里程达310公里。
  “以前没有通公交车的时候,我只把家里种的菜拿到集市上去卖,很少去市区,现在去趟市区才3块钱,刷公交卡还能9折优惠,很实惠,所以一有空我就把菜运到市区卖。”家住山亭区店子镇的村民高兴地说。
  工作人员表示,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造之后,百姓进城消费的频率增加,农村进城购物、务工、安居的人员明显增多。像滕州至红荷湿地景区的旅游公交开通后,高峰时每天的客运量达到9600人次,比开通前增加6000人次,人口的流动增速还有效拉动了社会消费的增长。
四岁娃上高速 须坐安全座椅
  本报枣庄7月13日讯(记者 袁鹏) 8月1日起,最新修订的《山东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条例》将正式实施,首次规定低龄儿童上高速要使用儿童安全座椅。近期很多汽车用品店都迎来了咨询这种座椅的顾客,儿童安全座椅的销售量也有明显增加。
  13日,记者来到位于市中区龙头西路的一家销售车饰的店铺,在店铺内展厅最显眼的位置摆放了三款不同型号的儿童安全座椅。“有人觉得孩子坐车的时候让大人抱着比较安全,实际上不是,一刹车人会往前冲形成危险。”店铺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大家的安全意识渐渐在提高,再加上马上要实施的高速公路管理规定对低龄儿童使用儿童安全座椅作出了强制性规定,所以最近有很多当家长的车主来询问儿童安全座椅的问题。“中档的这种五百多的卖的最多,贵一点的那种七百多卖的少一点。”店铺销售人员说。
  这家店铺的工作人员介绍说,除了要让宝宝适应座椅之外,其实买座椅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要让座椅适应宝宝。工作人员表示,小孩子长得比较快,而一个安全座椅也不便宜,所以建议选择可以调整来适应不同年龄儿童的座椅。可调整幅度大的座椅,只要买一个,儿童在十岁前就都可以使用。另外选择时还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车辆预留的儿童安全座椅安装接口的类型,通常美系车和欧系车预留的接口类型不同,但是有的安全座椅可以兼容这两种类型接口。如果自己的车辆车型较老,没有预留接口,则可以购买通用的使用安全带接口固定的儿童安全座椅。
  据了解,今年5月30日由省人大第十二届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的新修订的《山东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条例》将于8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条例》首次规定:“机动车进入高速公路行驶,驾驶人和乘车人应当按照规定使用安全带;驾驶人不得安排未满十二周岁未成年人乘坐在副驾驶位;未满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乘坐家庭乘用车,应当为其配备并正确使用儿童安全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