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峪的知了化境
2014年07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秦红梅
  最让人惊奇的是这里的知了不仅叫声嘹亮悠长,还相当超脱、沉稳。依着天然的山势,知了们仿佛“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鸣织成一张立体的网,高树唱,低枝和,领唱、重叠、奏鸣、烘托、渲染……把山林、游人罩在其间。
  正是夏季,南部山区波罗峪一片青翠蓬勃。我曾经对“波罗峪”之名颇为好奇,原来波罗峪源于佛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的含义是“大智慧”,“波罗”意为“彼岸”,“蜜”为“到达”,“多”是“上”,所以《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就是运用大智慧到达彼岸的心经。波罗峪不仅环境幽美,还于自然清新中平添几分禅意。
  波罗峪九大山脉将整个区域天然分为十大峪沟,这里植被层次丰富、种类多样,柏树、核桃树、苹果树、花椒树高低错落,灌木芳草苔藓俯仰生姿。站在半山腰回望,层层叠叠的树冠铺展成绿色的瀚海,那起伏的树木和岩石就是奔涌的波涛和浪花,波浪峰谷之上还蒸腾一层淡淡的“雾气”,仔细一看,原来树冠上飞舞着许多快乐的昆虫。
  它们在阳光下自由翻飞,绵延连营的树梢是宽阔的舞台。这些小精灵翅膀纤细而灵巧,舞姿轻盈而多变。它们不需要特别的灯光、角度和背景,不需要排练,而是以原生态入戏,本色出镜,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萌生出无限创意。山间的蝴蝶既有盛装的凤蝶,也有小巧的粉蝶,落落大方,动静相宜,不扭捏,不作秀。你若静静着站立在树下,它也可能会悄然翩飞到你的肩头。或许在它的眼里,你就是一棵别样的树木,让它暂时停泊小憩。有肥肥的黄蜂贴在树叶上吸吮露珠琼浆,翅膀闪动的频率极快,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油然想起鲁迅笔下的“百草园”。
  最让人惊奇的是这里的知了,不仅叫声嘹亮悠长,还相当超脱、沉稳。依着天然的山势,知了们仿佛“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鸣织成一张立体的网,高树唱,低枝和,领唱、重叠、奏鸣、烘托、渲染……把山林、游人罩在其间。如果将其作为空灵的背景音乐,游人边听边谈笑走神;如果将其当成抑扬顿挫的主题曲,游人沉浸其间,凝神细听,有滋有味。
  我平时见到的知了往往躲在高高的树上,刻意与人保持距离,从而获取足够的安全感。饶是如此,调皮的孩子还会伸着长长的竹竿对高树上潜伏的知了突然袭击,用面筋粘住其翅膀,知了往往插翅难飞、束手就擒,那变了调的叫声分明写着惊恐和不甘。而波罗峪的知了在山间要轻松惬意得多,生存密度相当高,它们停歇在高矮不同的树干树枝上笃定沉思或引吭高歌。许多知了栖息的树干树枝仅一两米高,大人一抬手就能够得到。人们不用爬树,不用借助工具,抬抬手、踮踮脚,树上参差休闲的知了就手到擒来。孩子们跳一跳,也能够得到,连连收获意外之喜。即使被捉住,知了们似乎也不惊慌失措,而是泰然自若,既来之,则安之,对自身的安全相当笃定。游玩的孩子轻松捉到多只知了,放在手上与它们玩耍、嬉戏,交流尽兴了,然后放它们飞回山林树间。
  为什么这里的知了这样繁多而心宽、神经大条不设防?我想这里优越的自然环境给知了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这里的游人远没有达到纷攘的程度,知了栖身的乐土依然保持原生态。单纯的知了们还没有陷于残酷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存法则,以至于进化出对人类“避之犹恐不及”、“保命要紧”的遗传基因。另外,这里柔美的风景让人的心灵也变得柔软,对那些触手可及的小生灵平生喜爱和怜惜,怎么可能会伤害它们呢?看来,波罗峪果然蕴含禅意,那就是以善为根、厚德载物,诗意地栖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