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读书会
2014年07月15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朝阳
与朋友聚会,席间朋友讲起园林周三读书会时,竟眉飞色舞、滔滔不绝。读书会真有如此之好?见我一副不屑的样子,朋友发出邀请,让我去亲身体验一下。说来自己平时喜欢舞文弄墨,对读书写作更是痴迷,便欣然应允。
周三的时候准时赴会。巧的是,那晚正好是周三读书会由泉城公园迁址到六里山附近的园林设计院。当晚主要是进行作品交流。为了节约用纸和节省时间,大家事先把自己创作的作品存进电脑里,然后投放到屏幕上,按顺序由作者朗诵出来,然后大家再对这些散文、诗歌进行点评……我观察了一下,交流的过程中,大家都直言不讳地发言,现场气氛活跃。
听朋友介绍,园林周三读书会成立已经近三年。这期间,大家不仅会把好的名家作品拿到读书会上朗诵学习,让大家积累写作经验,还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的形式,提高和拓宽成员的知识面。三年的时间,现在已经有不少读书会成员创作的作品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因为首次听朋友说起周三读书会,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参与者不过就是坐在一起聊聊天、叙叙旧而已。我特意环顾了一下当晚的参与者,既有老者,也有年轻的美女帅哥。心中不免对其敬畏起来。
回去的路上,朋友问我参加读书会的感受如何,我发自内心地说了一句:“在当下社会能有这么一方净土真是难得!”记不清在哪里看到过,我国国民每年人均阅读图书仅有4.5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以色列的64本。因此我就想,园林周三读书会,能在当下社会中,把完全公益的读书会坚持至今,不仅仅方便了爱好读书人的阅读、写作,彰显的更是我们这座城市的文化风景。
其实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各种形式的读书会层出不穷,诸如上海姑娘安小羽的“星期天读书会”规模更大,而且由于地缘优势,通过邀请名家到场与书友互动,在其名人效应的带动下,星期天读书会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读书会在济南出现,是不是济南的一种时尚和福气呢?
说起读书会,不禁想到了大明湖里的秋柳园。游览过大明湖的人应该都知道,秋柳园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王士祯而建。王士祯是清初的杰出诗人,他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王士祯当时游历济南时,邀请在济南的文坛名士,集会于大明湖水面亭上,即景赋秋柳诗四首,此诗传开,大江南北一时和者甚多,当时被文坛称为秋柳诗社,从此闻名天下。直到现在,走进秋柳园便能想象出当年一些文人墨客赋诗作词的情景。
古人云:书犹花也,善读可以医愚。读书可以让读者忘记周围的世界,与作者一起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快乐、悲伤、愤怒、平和,它是一段段无可替代的生命体验。试想一下,如果每天只是机械地工作,而没有读书的快乐,会是啥滋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