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费十几万,老两口苦寻儿子三年
张淑珍和老伴从大同来山东,居无定所,逢人就问,有线索就不放过
2014年07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热线6610123消息(记者 张倩倩 实习生 张洁) 十几万元的花费,3年的苦苦寻找,用了五六十瓶胶水,贴了几千张寻人启事,从山西到山东,已过花甲的张淑珍和老伴刘福臣费尽心思到处寻找29岁的儿子刘磊。尽管跑遍了青岛、济南、德州、烟台等多地,但依然一无所获。
  11日,张淑珍和老伴来到烟台,听说儿子在警校上学时的一个同学在烟台,老两口就想着在烟台找找儿子。13日,记者来到烟大附近张淑珍老两口住的小旅馆。在这间不足10平米、每天30元的房子里,老两口在讲述寻儿的经历中,多次声泪俱下。
  “儿子,你在哪儿?”对于张淑珍和刘福臣来说,儿子刘磊已经成为他们一块心病。今年29岁的刘磊是家中唯一的孩子,中考时因压力过大,精神方面总是经常出现紧张、失眠的情况,医生建议他长期服药。初中毕业后,刘磊在大同某警校上学,毕业后就一直打工。
  2011年4月,刘磊突然跟父母提出要到太原玩几天散散心,结果他到了胶州他一朋友那里,说是要跟着朋友赚钱。没过几天,刘磊就到了青岛火车站附近,说要出去闯荡。其间,张淑珍多次劝儿子回家,但他一直都不回去。当年5月25日,刘磊在青岛中山路一家旅馆走失,身份证、手机和3个包都扔在了旅馆。
  从那时起,张淑珍和刘福臣就走上了寻儿路。他们来到青岛,走街串巷、四处寻找,见人就问,到处张贴寻人启事,把小工厂都问了个遍。在青岛找了近两年后,他们又去山东其他地方寻找。
  张淑珍说,她和老伴在外找儿子的这几年生活特别简单,馒头、咸菜、散装的小蛋糕和面包,偶尔买点菜改善改善,只想省下钱来找儿子。
  每当老两口想儿子的时候,就会打开儿子手机里的那几首歌听听,《小白杨》、《我的中国心》……“只要我还活着,我就要找到儿子,不然我心里有愧,我没有做到尽母亲的责任。”
  亲爱的读者,如果您有刘磊的线索,请抓紧联系张淑珍女士15234922711,让这位母亲早日圆了团聚梦。
  ▲在寻找儿子的3年里,两口子老了很多,但依然不放弃寻找。 本报记者 张倩倩 摄
  ◥刘磊初中毕业后有轻微精神问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