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老太默默资助贫困生20余年
2014年07月15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义工风采
文/片 本报记者 孙淑玉 实习生 徐楚函
帮忙照顾老人,资助外地贫困生,退休后,义工刘继红的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热心公益的她20多年来持续资助、关注贫困生,不仅给予他们物质上的资助,还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关怀。
300元,帮孩子改变一生
1994年,刘继红还在双一鞋业工作,单位效益不错,每月发奖金,想来想去,她决定拿出这部分钱去资助孩子。至今,刘继红都清楚地记得希望工程当时的口号:一年资助300元,可以改变孩子一生。
“这些钱有或者没有,我的生活都不会有变化,那么就拿去帮助需要的人吧!”刘继红说,为方便以后看望和联系,她从希望工程办公室选取了4个山东本省的贫困生信息。
20多年过去了,刘继红一直保留着和孩子们的信件及结对卡,一封封泛黄的旧信和邮寄单记录着孩子们成长的点滴。从学习用品到过年的新衣服,20多年来刘继红始终关注着资助孩子的变化。
资助不只是金钱的投入
“只要还有这个能力,我就要一直帮下去。”刘继红说,资助不是简单的金钱投入,孩子们需要更多的是情感上的付出。
枣庄的颜培红出生后便被亲生父母送人,养父没有工作,无力供养她上学。刘继红通过希望工程取得信息后,当即决定资助这个可怜的小女孩上学。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1998年从单位内退后,刘继红赶赴孩子们老家,逐一看望。当来到培红家的时候,望着那简陋而破旧的茅舍,她的心深深地被震撼了。从此,刘继红不仅金钱上资助着颜培红,在生活上也无微不至地照顾她。
2002年,颜培红在初中升高中考试时发挥失常,仅差几分没有迈进高中的门槛,给刘继红写信的时候,时常流露出对校园的向往,刘继红一打听,自费生需要交纳2300元的费用。刘继红感觉有点力不从心了,毕竟,她当时月收入只有500多块钱,而且自己的女儿也在上学。但是,只要孩子想读书,她再怎么样,也得想办法,最终刘继红从家里拿出了2300元的高中进门费资助了颜培红。热心的她,省吃俭用地供贫困生上学。“最难的时候,我连家里的暖气都停过一年。”现在说起这些的时候,66岁的刘继红都能坦然地笑笑。
在刘继红的家里,保存最多的是为贫困生捐款的汇款单和孩子们寄来的感谢信。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