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桃花峪又迎来一批可爱“精灵”
12万尾螭霖鱼放归泰山溪流
2014年07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泰安7月15日讯(记者 薛瑞) 15日上午,2014年泰山螭霖鱼增殖放流活动在泰山桃花峪举行,12万尾螭霖鱼放归自然,市民、游客和泰安不少企业家参与增殖放流。自2009年泰安市开展螭霖鱼增殖放流以来,已累计放流螭霖鱼70多万尾。
  15日上午10点多,二三百人聚集在桃花峪彩石溪共同放生螭霖鱼。同往年一样,本次增殖放流活动不仅吸引了众多企业家前来参加,游客和许多泰安市民也自发参与到放归螭霖鱼的队伍中,为泰山的生态环境保护出一份力。泰安某企业认领了100尾螭霖鱼放归溪流,企业代表说,希望借这次机会也为保护“国宝鱼”尽一份力。“这种事不仅相关部门能做,其实大家都可以,参与的人越多,才能越好的保护螭霖鱼。”
  螭霖鱼成鱼长不过20厘米,但光彩熠熠,美丽动人,是中国八珍之一。螭霖鱼产于泰山山涧溪流中,为泰山独有珍品。其肉质细嫩,与云南洱海的油鱼、弓鱼、青海湖的湟鱼、富春江的鲥鱼并列为中国“五大名鱼”。
  泰安市水利和渔业局副局长李旭光介绍,受气候变化、旅游资源开发等因素的影响,泰山赤鳞鱼近年来的天然生存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其野生数量急剧下降。“本次放生的12万尾赤鳞鱼规格均为3cm以上,由国家级泰山赤鳞鱼原种场提供,全部经检验检疫合格,且无病无伤、种质纯正。”
  据了解,本次螭霖鱼增殖放流活动由泰安市人民政府主办,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泰安市水利和渔业局承办。自2009年泰安市政府将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九日确立为“泰山螭霖鱼人工增殖放流活动日”以来,泰安市已连续5年开展泰山螭霖鱼增殖放流活动,累计放流螭霖鱼70多万尾。如今,市民和游客不仅能在螭霖鱼博物馆里见到螭霖鱼,在泰山清澈的溪流中也能寻到它们欢快的身影。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