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个儿西葫”真有病
病毒病有潜育期,可能放几天后长瘤
2014年07月21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王赟
对于济南市民赵先生“菜市场上买的新鲜西葫芦放几天长瘤”的问题(内容详见本报7月14日A12版),蔬菜种植专家、中国农业大学蔬菜学系任华中教授表示,“长瘤”的西葫芦大都是感染了病毒病(花叶病),这种病毒的发病症状之一就是长“瘤子”。如果西葫芦在采摘时感染病毒却未发病,在夏季高温天气下很可能繁殖病毒,出现放置几天后长瘤的情况。
山东昌润致中和有机农场场长柴庆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我们农场在种植西葫芦过程中也遇到这样的问题,一出现这样的问题,就会把植株和果子一起处理掉。但因为西葫芦感染病毒后,在温度18摄氏度和25.5摄氏度时,潜育期分别为11天和7天,有些个体种植户怕损失就提前摘了到市场上销售了。”
任华中和柴庆杰都表示,目前没有研究证明食用这种病毒对人体有害,不过会影响观感和口感,建议若出现这种情况不要再食用。柴庆杰还特别提出,出现这样问题的西葫芦果实较小,“所以因为食品安全问题,现在消费者崇尚不买个头儿标准的,不买大个儿的,一味地挑拣个小的买,并不科学。”他还举例说,“消费者买菜的时候认为青菜上面有很多洞,虫子咬过的,就认为这种青菜是不打农药的。现在,一些菜农一边用叉子在青菜上戳洞,一边把农药打上去。”
而对于西葫芦长个是否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问题,任华中表示,“西葫芦不像黄瓜属于常备菜,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情况较少,而黄瓜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情况就多些,只要适量使用国家允许使用的生长素,可以起到促进瓜体膨大的作用,拉长瓜体让黄瓜生长笔直,提高产量。但是一些瓜农在涂抹或喷洒过程中,无法严格控制用量,用多了就会出现头部顶花处有个小‘圆瘤’的情形。”
“是真的吗?舌尖上惑与证”栏目长期诚征新闻线索,如果您的身边有让您疑惑不解的食品安全问题,请告诉我们,本报记者将带着您的疑虑不解向质监院所、业内专家进行调查落实,甚至深入事件现场、生产基地明察暗访,实地求证。这可能是对我们所不了解的现代食品知识的破解,也可能是对一种食品安全隐患的揭露和预警。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