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中国红十字会
2014年07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光绪三十年,日俄战争爆发,时吴重憙在驻沪会办电政大臣任上。为救护中国难民,上海海关道沈敦和等人发起成立“东三省红十字普济善会”。
  吴重憙与商约大臣吕海寰、盛宣怀邀约上海官绅和各驻沪机构代表共同协商,于光绪三十年(1904)3月10日正式成立“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又称“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
  该会属慈善性质,由中、英、美、德、法五个中立国合办,直接目的在于救护“日俄战争”双方伤兵及东北战地难民出境医治。吴重憙被推举为“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的三名领袖之一,清政府予以承认。
  3月29日,由吕海寰领衔,盛宣怀、吴重憙、沈敦和、任锡汾、施则敬等人联署向全国各省发出《劝募筹款救护东北难民通电》,之后,全国各省督抚大员热烈响应,纷纷表示愿捐款。吴重憙四处奔走,募捐善款银计20万两,在上海购置地亩,建造医院、学堂,置买医车、成立战地医疗组织。
  据有关资料显示,日俄战争时期,“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共筹集募捐钱物折合白银541900两,全部用于拯救中外难民。光绪三十三年(1907),吴重憙与吕海寰、盛宣怀联合向清政府上奏《沥陈创办红十字会情形并请立案奖叙折》,同年六月,清政府予以批准,并颁发了关防,“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也奉旨改名为“大清红十字会”。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