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出远门了,得多陪陪爸妈
志愿者刘玉普出发前特意回家住了十几天
2014年07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2日上午,父母目送刘玉普离开家。 本报特派记者 李军 摄
  ◥22日晚,聊城大学19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在前往乌鲁木齐的火车上。               本报特派记者 李军 摄
     2003年以来,聊城大学有663名毕业生参加西部计划,200多人服务期满后扎根当地,成为全国高校西部计划的“领头羊”。今年聊城大学有92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参加西部计划。本报特派记者与新一批志愿者同行,采访记录他们的西行历程,也将采访已扎根服务地志愿者的工作和生活。从今天起,本报推出“西行记——陪聊城大学志愿者去新疆”专题报道。
  22日一大早,聊城大学西部计划志愿者刘玉普就悄悄背上行囊。头一次离家这么远,父母不厌其烦地叮嘱了一夜。出发头一天刘玉普跟同学到济南熟悉有关情况,又赶回了阳谷县郭屯镇黄庄村老家,因为到新疆后再回一次家已不像往常那么容易。
  “虽然已经大学毕业,可在父母眼里仍然是个孩子。”22日上午9点多钟,乘坐的车子在村子南边拐了个弯儿,身后不见了父母注视的目光,刘玉普才如释重负。
  刘玉普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是家里的老小,也是父母的宠儿。刘玉普从上大一时就决定去西部参加志愿服务,大三开始跟父母交流这个事,经过一年多时间努力才说服父母。大四毕业后他没有参加任何招聘会,也没有参加各种公务员、事业编考试。
  尽管如此,刘玉普还是明显感觉到父母内心的不舍。6月29日毕业离校后,他没有像以往那样外出找同学,而是回到老家陪了父母十多天。7月初收到出发的通知后,他跟同学到了济南咨询相关情况,7月21日出发的头一天,又特意回了老家。尽管临近傍晚时分才到家,他明显感觉到了父母的高兴,不仅做了一大桌子好吃的,还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叮嘱他到了新疆要勤快点。
  7月22日一大早,父母早早起床做好早饭后,没有再像往常那样下地干活,而是默默地陪坐在家里。虽然没有更多的话,刘玉普这次特意回老家,还是让父母感到慰藉不少。
  听说车子到了,父母都在第一时间站了起来,一人拎起一个包给刘玉普背上,并仔细地整理着。父母没有更多的话,叮嘱他多打电话,车离开时他们久久站在村头,注视着刘玉普离开。
  22日下午,刘玉普到了济南火车站,乘上K1336次列车,在第10车厢与其他志愿者会合。16:07,列车驶出济南站。刘玉普他们的西行历程开始了。
 本报特派记者 张跃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