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客少,商场普遍9点半歇业
烟台夜间消费面临客源短板,急需激发活力
2014年07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王永军

  烟台作为沿海城市,夏季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避暑,美丽的夜色更是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夜间消费始终是一块短板,缺少活力,不少人觉得商场晚上歇业有点早。如何提升夜间消费,让市民享受更方便的购物生活,是摆在市民面前的课题。
晚上9点半,不少商超就关门了
  10日晚上9点,市民陈女士和朋友在振华商厦服装区闲逛着。最近天太热了,她想买条裙子。可刚试穿了两件,就听广播里传出声音,提示商场快关门了。
  “烟台的商场关门太早了。”陈女士说,她从外地来烟台工作两年了,白天工作时间紧,就想趁着晚上来购物。
  在烟台各大商超中,沃尔玛和大润发上午8点开始营业;世茂、永旺、壹佰货上午8点半开始营业;还有的9点开始营业,如振华、银座、新世界百货、百盛等;贵和佰泓名店则是上午9点半开始营业。
  而说到晚上的歇业时间,大多有夏季和冬季的区别,夏季普遍在晚上9点半关门,振华、银座、百盛、新世界百货、沃尔玛都是如此,其中百盛周五、周六延长到晚上10点;冬季则普遍在晚上9点关门。
  在市民李先生看来,烟台的经济实力在全国也是数得着的,但夜间还是缺少了一点活力。
夜市带来活力,但有规模的不多
  近几天,每到晚上7点多,西南河夜市上就开始热闹了。摊位上都摆出了货物,五金用品、小家电、布料、衣服、鞋子等。晚上8点左右,来逛夜市的人越来越多,其中有不少年轻人,也有一家三口来的。
  今年62岁的尹丽华从2000年开始就在夜市上摆摊,如今她在西南河夜市专门销售十字绣产品和贴画。她说,一季度她向市场交纳1200元摊位费,此外每个月还要交20元电费和50元储存货物的费用。尹丽华觉得,晚上9点左右人最多,一般干到晚上11点就收摊回家。石仁勇一家三口在夜市上经营日用品,这几天他的生意也很火,好的时候一晚上赚四五百元。
  据了解,今年5月1日,火车站夜市也开门迎客,给市民晚上的生活提供了一个好去处。
  然而,夜市在给市民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规模的夜市不多,分布也比较分散,对市民的吸引力不足。
曾延长营业时间,但几乎没顾客
  “超市也曾营业到11点,但顾客并不多。”大润发超市客服经理崔女士说,目前超市营业到晚上10点,也尝试过延长营业时间,但是没啥顾客。
  崔女士说,关键在于客源,大润发的购物高峰有三个时间段,上午9点左右、下午3点到5点、晚上8点左右,晚上9点半后,客流就明显减少了。
  王焱在上夼西路经营一家怡冰24小时便利店。她说,夏天确实是24小时营业,冬天的时候可能晚上要关门。
  “市区不少24小时便利店都没了。”王焱介绍,以前市区有30多家24小时便利店,现在也就十多家了。王焱说,24小时便利店关键是要解决客源的问题,但是在不少地方,一到9点半左右就几乎没人了。
提升夜间消费 要贴合市民需求
  烟台市商务局副调研员李少杰介绍,前几年,烟台出台过一些政策,鼓励发展夜间经济,夜间经济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与一些大城市相比,依然不够活跃。
  李少杰说,首先是消费习惯的问题,市民的夜间消费习惯还有待提高。“同时需要各方面的努力。”李少杰说,商家延长营业时间,财政上的补贴、公交车等配套设施跟上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鲁东大学商学院副教授邓兆武介绍,他去广州出差,发现那边的夜间经济很活跃,消费群体比较庞大,他觉得这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革新,夜间消费活跃也能提升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
  “政府还是应该加强引导。”邓兆武分析,想提升夜间消费,关键是要贴合市民的需求,这个消费肯定不能太高,要有合适的去处。邓兆武说,出台一个整体规划很有必要,并且要做出咱烟台自己的特色,比如朝阳街附近,挖掘特色建筑的历史内涵,同时发展夜间消费,让咱烟台人晚上也能有自己的好去处。
  本报记者 王永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