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接连患病,孩子上学堪忧
扬帆助学服务队为这家人联系资助人,并呼吁热心人帮忙
2014年07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7月22日讯(记者 孙淑玉 实习生 孟昱彤) 爸爸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已经13年了,每天需打四次胰岛素。妈妈脑血栓后又查出肾上腺瘤,急需手术。家里仅有的积蓄全用在了父母的治疗上,海阳13岁的栾金雨上学就成了难题。得知情况后,海阳扬帆助学服务队义工为其联系长期一对一资助人。
  13岁的栾金雨没想到爸爸栾奇患病后,家里还会接连遭遇变故。2012年妈妈突发脑溢血,至今左手不能灵巧活动,说话也含混不清,几乎无法干活,更别提出门打工。也是在那次住院过后,家人被意外告知妈妈仅有一个肾脏,大脑里也缺两根血管。定期康复并没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前阵子因肾上腺瘤妈妈再次入院接受治疗。
  帮不上大忙,放暑假在家的栾金雨常洗衣服洗得满头大汗,处理完简单的家务,这个有点害羞的小姑娘会步行半小时到医院陪妈妈说话。“也没法说多少,妈妈说话听不大清。”但即使这样,13岁的栾金雨还是愿意守着妈妈多待一会。
  19日上午,海阳中医院内,41岁的栾奇跑前跑后地忙活着。尽管患有严重糖尿病13年,每天靠注射4次胰岛素维持,根本无法干重活,但陪护妻子的重任还是落在了他身上。匆忙给女儿做完饭后,他赶紧赶到医院照顾妻子。
  没生病前,妻子在当地一家服装加工厂打工补贴家用,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栾奇无法干重活,在当地一家加油站当保安。常年患病家里没什么存款,多靠亲戚接济。妻子再次入院后,医生建议尽早进行手术,但这家人已经无力承担高昂的费用,为照顾妻子,栾奇辞掉了保安的工作,现如今仅靠着低保维持生计。
  “孩子上学都成问题,根本没钱做手术。”栾奇说,为了省钱女儿从不吃小饭桌,每天中午赶回家吃饭,平日里也几乎没有零花钱,但即使这样家里依然凑不出近10万元治疗费。
  得知情况后,扬帆助学服务队义工上门走访调查,很快为懂事的栾金雨联系了长期一对一资助人,热心人“云哥”承诺会负担孩子的上学费用。
  19日上午,扬帆助学服务队义工到医院看望并代替好心人送去1200元善款。此前,热心人也曾转交1500元善款帮忙治疗。
  “这些钱根本不够,希望大伙能帮帮忙。”扬帆助学服务队义工告诉记者,由于海阳中医院无法为栾金雨妈妈进行手术,建议其转到毓璜顶医院接受治疗,但由于筹不齐治疗费,其迟迟未能转院接受治疗。如果您愿意帮帮这家人,可与我们联系:15264520357。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