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冬病夏治正当时
“热在三伏,养在三伏”
2014年07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为炎热、闷湿的季节,身体容易感到不适,不过“热在三伏,养生也在三伏”。又是一年三伏天,冬病夏治开始了。专家提醒,三伏期间要注意养生,除了适度流汗,借助刮痧、拔罐等传统方法来排解三伏暑湿之毒,在饮食调养上,还可注意清暑祛火、多酸多甘等原则,以舒适度夏。
“冬病夏治”最好是在三伏天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疗法中极具特色的一种治疗方法,最佳时间是三伏天。中医认为“冬病”多以寒邪侵入为外因,以患者体质的阳气不足为内因。根据天人合一理论,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生物的阳气相接,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在夏季尤其是三伏天,气温处于一年中最高峰,人体内阳气也会随之上升,经络通达,气血充沛,精力旺盛,寒邪则内伏不发。利用患者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通过“抑阴祛寒”等手段,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治疗一些宿疾,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人认为,冬病夏治的最佳治疗时间为三伏中每伏的第一天,有的还特地要到正午才贴“三伏贴”。对于这点,中医师认为不必过于苛求,只要是在三伏期间即可。对于体质特别弱或者症状比较重的人群,如果能配合汤药或药膳,内服外治一起进行,对病症的缓解可能更有帮助。
热在三伏,养在三伏
  据了解,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气候最炎热的时候,也是治疗冬季慢性、顽固性疾病的最佳时机。德州城区一医院中医科专家提醒,入伏的这段时间内,公众要注意防暑,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外出,若外出,应采取防护措施;要注意及时补水,常饮用凉开水、酸梅汤、绿豆汤、饮料等;多吃一些苦味和酸性食物;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同时,要多吃蔬菜水果,注意补充人体消耗的能量。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预防消化系统疾病。
  此外,在炎热天气里进行室外运动锻炼,要避开中午的高温时间段,锻炼中或锻炼后应该补充足够的水分。如果锻炼者出现头痛、呕吐、眩晕、视觉模糊、虚弱、出汗过多或无汗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锻炼。
  在夏天孩子爱出痱子,一些家长喜欢用洗凉水澡的方法给孩子去痱子。不过专家指出,如果用凉水为宝宝擦拭会使皮肤毛细血管骤然收缩,汗液排泄不畅,反而会使痱子加重。家长应该使用略高于人体皮肤温度的水给孩子洗澡。洗完澡后,不能马上给孩子搽痱子粉等爽身用品,因为痱子粉会与汗液混合,堵塞毛孔,同样也会引起或加重痱子。
         (王乐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