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七成进口红酒标签不合格
上半年日照进口红酒数量、货值分别降25%、72%
2014年07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7月22日讯(记者 赵发宁) 22日,记者从日照检验检疫局获悉,今年上半年日照口岸进口葡萄酒(红酒)14.5万升、货值36万美元,但上半年因标签问题致使不合格重量为10万升、不合格率69%,多数原瓶装进口红酒没有在原产地加贴中文标签。
  22日上午,记者跟随日照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来到日照港一查验仓库内,该仓库内整整齐齐的堆放着待检的进口红酒。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日照口岸进口葡萄酒整体质量稳定,未出现涉及卫生、健康等方面的不合格情况。
  日照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介绍,造成标签不合格的原因有三个,一是我国进口商的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在产品进口前并不主动去学习了解相关标准规范;二是国外发货方对中文标签的加施不够重视,也未从国内进口商处了解到我国对标签的具体要求;三是一些进口商为追求经济效益对中文标签有抵触心理,觉得纯外文标签才显得产品正宗。
  针对此问题,日照将着重加强对进口酒类标签检验审核工作,建立健全进口酒类标签档案。
  记者还了解到,今年日照口岸葡萄酒进口出现明显下滑,红酒进口数量和货值同比分别下降了25%和72%。
  检验检疫人员分析,近年来,国内葡萄酒市场由暴利到微利的理性回归,致使进口商、渠道商的分销动力减弱,市场饱和度较高且稳定,所以,导致进口量和货值都下降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