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麻产业瞄准中高端市场
专家分析:发挥特色产业优势,泰山汉麻大有作为
2014年07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上世纪80年代初,泰安曾是全国四大麻纺织产业基地之一,不过由于市场调研和开发跟不上,也曾走过下坡路。泰山汉麻纤维品质全国领先,专家认为其发展趋向应为中高端、个性化等。
  曾是麻纺织基地
缺原材料制约发展

  泰安市盛产麻丝的历史在西汉史籍中就有记载。1984年,专门生产麻袋的东平县麻纺厂厂长张道臣取得一个对全世界有重大影响的专利——“大麻化学脱胶新工艺”,泰安由此成为当时四大麻纺织产业基地之一。1992年大麻纺织集团成立,大麻生物脱胶、制条、纺纱、织布、染色等技术难题先后被攻克。“上世纪末,大麻凉席是咱泰安真正的贵重礼品,一床上等大麻保健凉席卖到几百元。”泰安市金飞虹织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来国回忆。
  但是在1992年,企业已经意识到其生产能力不足的发展瓶颈,大麻保健凉席每年产量不到一万床,产量较低。当时泰安市大麻纺织集团是按照城市支柱产业发展,不过随着国家政策要求国有企业退出一般性竞争行业,泰安麻纺织行业发展形势逆转。1995年之后,企业开始走下坡路,2003年,经营了15年的泰安大麻纺织集团破产。
  泰山汉麻专业委员会会长李俊刚说,目前山东汉麻产业联盟正在筹备成立,以推广泰山汉麻,但是未来行业想做大做强,首先要建立自己的原材料供应,“现在泰安有20多家麻纺织企业,6家规模比较大,原材料主要来自安徽、湖南、山西,有些甚至是海南的,利润和发展都受制于人。”
  目前泰山汉麻的种植集中于马庄、肥城、汶阳,全市大概一千亩左右,但是仅金飞虹一家企业年需麻原料就达千吨,李俊刚预计种植面积达到五万亩才能满足麻产业发展需求。“泰安的气候、土壤适合种植泰山汉麻,纤维细、品质好,适合做中高端服装和家居用品。用好原有技术和产业基础,泰山汉麻产业潜力很大。”
融入泰山文化
发展趋向中高端

  李俊刚说,泰山麻被评为“泰安四宝”后,层次、影响力、消费者认可度都在提高,整个行业的信心也在提高,“现在泰山麻承担了泰安文化宣传的一部分,我们预期把汉麻文化发展成泰山文化的组成部分。”李俊刚介绍,泰山火车站一楼候车厅也会开一家“泰安四宝”店,销售包括泰山汉麻制品在内的旅游纪念品。
  泰山汉麻制作的产品最初只局限于大麻凉席,80年代后期产品市场调研、开发、销售没跟上,导致产业发展滑坡,无法继续扩大规模。李俊刚介绍,未来泰山汉麻产业的发展趋向于精细化、中高端、多品种、小批量这些特点,以及个性化和功能化。“个性化产品就是根据顾客需要量身打造,仅这一项预计能为企业增加2000万的销售收入。”
  目前市面上的汉麻制品主要有泰山风景、户外旅游用品、家居服等几个系列,金飞虹已经开始研发老年用床垫、婴幼儿用品等新产品。车间工作人员介绍,汉麻透气性好,可以给孩子做口水巾、尿垫、兜兜,另外加入象征平安吉祥的泰山文化元素,“这些产品价位从几十块到百十块不等,只要保质保量,会很受顾客欢迎。”
  李俊刚介绍,在刚刚过去的巴西世界杯上,五星级酒店的床垫、窗帘等用品基本都用中国麻织品来装饰、制作,由一家江苏企业供应,这说明中国麻织品的市场潜力相当大。但是作为旅游商品,现在泰安麻纺织和旅游的结合几乎为零,“只有金飞虹一家有类似的结合,汉麻旅游商品大概占所有产品的30%,每年创收1000万。”
  李俊刚认为,泰山汉麻作为旅游商品,未来发展空间也很大,但仍需要政府做更多宣传以带动产业发展,同时星级酒店、企业之间应该有更密切的联系,酒店设置专区来展示泰山汉麻商品,吸引更多中高端游客。“以泰山文化为题材,把泰山文化应用到麻纺织产品中卖给游客,也有巨大的利润空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