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韩青少年国际文化交流体验活动在莱芜举办
12名韩国师生凤城体验汉文化
2014年07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俺莱芜有BOSS”首批学员顺利毕业
  本报7月22日讯 (记者 郭延冉) 为帮助有志青年实现创业梦想,提升创业能力,团市委、市青企协、莱芜在线等单位强势打造的“俺莱芜有BOSS”创业精英训练营7月18日正式开营。从来自全市各行业的200余名报名者中选拔出的首批20名青年创业者赴雪野农博园进行了为期3天的封闭训练,并于20日顺利毕业。
  记者采访了解到,学员三天的训练营封闭式训练采取集中培训、创业技能大PK、优胜选手与创业导师牵手会等方式,通过疯狂口才训练、沙盘模拟、融资咨询及金融培训、创业精英沙龙等课程进行系统培训。三天里,学员们经历了“山高路远坑深SOS人在征途”的考验,进行了“户外高空挑战”,接受了讲师关于授信贷款等相关内容的培训,围绕“莱芜文化酒店前景”、“农业畜牧养殖基地建设”、“蛋糕店经营壮大”、“跨界经营”等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
  据介绍,该项活动于6月底开始,目前已接受200余名青年的报名,报名还在持续进行中,活动全程免费。团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总结首期训练营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课程,探索建立长期机制,并会搭建更多丰富载体平台,不断完善青年“资本—项目—人才”高位对接平台,完善政府服务功能、带动企业力量、帮助创业青年、服务经济发展。
  今年以来,团市委围绕市委经济建设重心和团省委“服务青年项目创新工程”总体要求,立足莱芜青年创业就业实际需求,抓住资金、培训、见习、导师四个关键点,以力推“团莱贷”贷款产品、开办“俺莱芜有boss”创业精英训练营、打造“青春1+1”见习基地、推出“金牌导师”为载体,扎实推进“闪亮青春 你我同行”青春创业行动。

私家车掉头不开转向 电动车拦腰撞个正着
  本报7月22日讯(记者 程凌润) 20日上午,在花园北路与龙潭东大街路口附近,一辆黑色的私家车自北向南行驶过程中,与一辆同向行驶的电动车相撞。
  “90后”女孩小贾是莱芜某保险公司实习生。“我当时沿着花园路由北向南行驶,前面一辆黑色的轿车掉头的时候没有亮转向灯,我骑着电动车撞上了轿车的左后门。”记者看到小贾时,她正蹲在事故地点附近,她流着眼泪向记者讲述了事故的整个过程,她说,两车相撞后,私家车的车门被撞了一个大坑,她则摔倒在地。
  现场一名目击者称,私家车在掉头时没有亮转向灯,而且速度比较快,刚开始两人都没有报警。“当时他说车门撞坏了,要我陪2000元,后来又改成1000元,我当时有点害怕,最后给了他300元。”小贾告诉记者,私家车主要了钱之后就开走了,但她记下了这辆轿车的车牌号。
  据民警介绍,该起事故中私家车的责任较大,具体情况还得等责任认定书下来之后才能确定。目前,双方已经进入调解阶段。

  本报7月22日讯(记者 程凌润 通讯员 朱侠 玄振涛) 21日晚17点30分,“2014年中韩青少年国际文化交流体验活动”在莱芜宾馆隆重开幕,韩国师生代表团一行12人相约美丽凤城,开启了为期七天的思想交流和智慧碰撞之旅。
  开幕式上,莱城区教育局副局长崔立新向参加文化交流体验活动的各位嘉宾和青少年朋友表示诚挚的欢迎。他说,这次中韩青少年国际文化交流,必将进一步加强中外青少年沟通、增进了解,交流情感、碰撞思想,建立共识、筑起友谊,也必将集中展现新世纪中外青少年满怀理想、积极向上、健康成长的风采。
  陈毅中学校长郑希刚致欢迎词,他希望同学们彼此间能吸收对方有益的文化精髓,并把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介绍给对方,做中韩两国文化交流的使者,使中韩友谊之树万古长青。随后,韩国抱川市代表金荣规作了发言,他向精心准备本次活动的陈毅中学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并表示,本次活动对两市的文化交流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莱芜市和抱川市是国际友好城市,两市多次成功举办中韩青少年国际文化交流体验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对加强两国两市青少年之间的交往和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次来莱芜的韩国青少年,在为期7天的交流活动中,将零距离感受中国风俗文化,入住中国家庭,体验中韩两国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异同;游览泰山,感受中华民族千年历史文化;游览房干生态区,领略莱芜风光,还将参观雪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莱芜钢铁博物馆、学习书法艺术、太极拳、品尝莱芜美食、举行同台联欢会等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全方位感受中国魅力、品味中国文化。

水文局启动 抗旱测报应急预案
  据市水文局监测,今年以来,莱芜市平均降雨量245.7毫米,较去年同期偏少49.9%,较历年同期偏少29.5%。7月份以来,全市平均降水量仅为68.5毫米,较去年同期偏少75.1%,较历年同期偏少49.7%,抗旱减灾形势严峻。
  记者从莱芜市水文局获悉,7月21日,市水文局及时启动抗旱测报应急预案,派出车辆和专业技术人员奔赴全市各代表地块和典型地块对土壤含水量进行了监测分析,及时掌握了土壤墒情状况,为各级指挥抗旱减灾提供了决策依据。
  针对当前的旱情,建议有关部门优化抗旱水源的合理调配使用,保障农业生产用水和城乡饮水安全,同时做好洪涝灾害应对准备工作,严防旱涝急转。
(记者 陈静)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