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银行凭证难解私借纠纷
2014年07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7月22日讯(见习记者 孙丽娟 通讯员 姚丹) 民间借款,多是熟人帮衬,但一定要学会保留证据。日前,经区凤林法庭审结一起这样的民间借款纠纷。邹某借给同事15万元,却只有一张银行转账凭条,结果被判败诉,教训深刻。
  邹某和车某曾是多年同事。2011年9月,车某做生意资金周转不开,向邹某借款15万元。邹某通过银行转账,直接打款给车某,手里只有一张银行转账凭条。拖了三年,车某一直不还款。邹某于今年诉至经区法院。
  庭审中,车某称,这15万元是案外人刘某借了自己的钱,邹某给自己打款,完全是按照刘某的指示,帮助刘某还款,彻底否认自己和邹某之间存在借贷关系。 
  法院审理认为,邹某起诉车某欠钱,却只有一张银行转账凭条,这个只能证明双方曾发生过资金流转,但不能证明是“借款”。车某辩称这15万元是邹某代替刘某的还款,还有刘某作证。法庭最终驳回了邹某的诉讼请求。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