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不管利比亚了
德国荷兰奥地利继美国之后关闭驻利使馆
2014年07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6日,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美国驻利比亚大使馆的大门紧闭。               新华/路透
     虽然声称“决心在困难时刻支持利比亚人民”,然而26日的撤人闭馆行动让中东各国普遍怀疑美国是不是要撒手不管利比亚了。接着,德国、荷兰、奥地利三国也宣布关闭驻利比亚使馆。就连联合国和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驻利机构也撤出了全部人员。多国驻利外交人员撤离,让深陷战乱危机的利比亚更显孤立。

  十多国已关闭使馆
中国暂无闭馆计划

  据利比亚媒体27日报道,德国、荷兰、奥地利三国决定暂时关闭驻利比亚大使馆,关闭使馆的具体时间将在本国公民撤离利比亚后确定。报道说,其他欧洲国家也可能会关闭驻利使馆。德国、荷兰、法国等国27日明确要求本国公民尽快离开利比亚。英国驻利比亚大使馆部分使馆人员27日上午从陆路向利比亚的邻国突尼斯撤离时,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西郊遭武装分子袭击,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26日,由于利比亚安全局势持续恶化,美国暂时关闭了驻利比亚使馆,并通过陆路向突尼斯撤离了全部驻利使馆人员。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哈尔夫当天表示,美国关闭驻利比亚使馆是暂时的,待利比亚安全局势好转后美国使馆人员将重返利比亚。美国国务院还发出一份旅行警示,建议在利比亚的美国公民立即离开。
  这次撤离是3年多的时间内美国第二次关闭驻利比亚使馆。2011年2月,由于利比亚局势动荡,美国关闭了驻利比亚使馆,同年9月重新开放。自从2012年9月11日驻利比亚领馆遭受袭击以来,奥巴马政府对于在利比亚工作的美国政府雇员的安全尤其敏感。
  目前,联合国利比亚支助特派团和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已相继撤出全部驻利比亚工作人员。日本、土耳其、埃及、肯尼亚、阿尔及利亚、阿联酋、突尼斯等多个国家也已经关闭驻利比亚大使馆。
  中国驻利比亚大使馆28日发布安全提示,提请在利经商和企业人员及受雇于外资企业的劳务人员尽快自行组织撤离利比亚。使馆领事部官员表示,目前在利比亚的中国公民人数不到1000人,使馆最近一直建议他们尽快离开。不过,中国驻利使馆目前没有撤离计划,有关官员将继续坚守岗位,为中国公民撤离提供协助和咨询。
两大民兵武装激战
折射教俗势力冲突

  利比亚此次局势恶化是从5月16日开始的,当时由退役将领哈夫塔尔领导的部队在东部城市发起“尊严行动”,对伊斯兰民兵武装进行打击。随后,更多世俗势力和宗教势力卷入冲突,5月18日,支持世俗势力的民兵武装对宗教势力主导的国民议会发动攻击,利比亚战后政治过渡走入死胡同。
  自本月13日以来,利比亚两派民兵武装围绕的黎波里国际机场的控制权展开激战,冲突至今未结束。目前已导致至少97人死亡、超过400人受伤。由于此次发生冲突的米苏拉塔民兵武装和津坦民兵武装是利比亚实力最强的两支武装,再加上东部城市班加西近来冲突不断,从而引发了外界对利比亚可能爆发全面内战的担忧。
  利比亚临时政府发言人阿明25日再次就持续不断的民兵武装冲突发表声明,警告利比亚正陷入分裂。持续多日的冲突让整个利比亚几乎陷入瘫痪。利比亚卫生部25日证实,它已无法向利比亚公民提供医疗服务。许多银行停止营业,老百姓从银行取不出钱来。汽油和煤气短缺愈演愈烈,首都的许多加油站关闭。由于一些电力设施在冲突中遭破坏,停电现象也越来越严重。瑞士《周刊》在27日的报道中直言,“利比亚正在坍塌”。

奥巴马遭遇“外交政策沙尘暴”
  撤退的成功并不能掩盖美国外交上的挫败。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称,撤离行为凸显奥巴马政府担忧美国驻外外交官面临的日益加剧的风险,尤其是在利比亚。人们对2012年美国驻班加西领事馆被袭事件仍记忆犹新,在国会对该事件进行新的调查之前,仍然会存在政治纷争。
  “美国不考虑中东国家发展的实际情况,一味推行西方模式,打破了中东政治平衡与战略平衡,给中东地区留下一个又一个混乱的国家,并使得该地区成为恐怖主义的重灾区。”《中东报》网站27日评论称,“阿拉伯之春”短时间内席卷西亚、北非多国,然而最后却以经济衰落、社会分裂而结束。既没有建立现代民主制度,也没有带来稳定的社会秩序,更没有向青年人提供就业机会,所谓的“希望的春天”变成“沮丧的冬天”。
  埃及金字塔政治与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叶海亚表示,与内部因素相比,外部力量的干涉对于利比亚局势恶化的责任更大。一些欧美国家一厢情愿地在阿拉伯国家推行所谓“民主革命”,激起阿拉伯国家猛烈的反美浪潮。本次美国从利比亚撤出外交人员,再次暴露出中东国家移植西式民主的严重弊端。
  美国福克斯新闻网认为,中东陷入进一步的混乱,使美国的影响力受挫。报道称,奥巴马在2009年呼吁美国与伊斯兰世界关系的“新开端”已经退化成了一场“外交政策沙尘暴”,使华盛顿在不断变化的政治掮客面前晕头转向,也使美国在该地区最亲密的盟友陷入更加孤立和危险的境地。美国前驻联合国大使博尔顿说,中东地区局势比以前更加“恶化了”。
   本组稿件据新华社、人民日报、环球时报、国际在线

  利比亚为何越来越乱?
  卡扎菲倒台后,一些推翻他的民兵武装拒绝缴械,公开挑战新政府的合法性。利比亚被分割成多个半独立的区域,并分别被几百个武装组织控制。2012年7月国民议会选举后建立的政府十分脆弱,国家武装力量无法维护社会秩序,这种状况导致各个地区进一步走向分裂。
  利比亚政府试图把当初反卡扎菲武装收编到军队或警察队伍,但这样做的后果是让一些根本不会对任何政权效忠的武装组织头目控制部分国家机构。民兵武装的恶斗产生传染性,各派武装之间的地盘争夺战此起彼伏,令利比亚局势越来越糟糕。
利比亚民兵是什么情况?
  目前利比亚民兵武装整体结构比较混乱,主要由三类力量组成:前政府军人员,这部分力量相对集中;来自国内部族的民兵武装,这部分力量在2011年反卡扎菲斗争中扮演重要角色,有很大话语权;从西亚、北非的其他国家窜到利比亚的民兵武装,他们在利比亚冲突中扮演的角色很突出,经常采取暗杀等方式打击支持利比亚政府的武装组织。
利比亚政府为何这么弱?
  利比亚现政权是由部族力量、宗教力量以及世俗政治人物结合在一起的多层次政教合一结构。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政权领导人掌控各部族武装,对宗教势力有较大影响,同时在国际舞台上具有影响力。在卡扎菲垮台后的利比亚几次变局中,还看不到类似强势力量崛起。
欧美国家持什么态度?
  欧美国家都承认利比亚现政府为合法政权,但对这个政府无法掌控局面又很无奈。美国的立场是,动用有限力量维持住利比亚政权,尽力防止局面更乱。
  首先,欧美的态度“很暧昧”,至今也没有非常明确的系统性政策;第二,美国战略重心从中东转移,利比亚现在局势与此有一定关系;第三,欧洲对利比亚只能采取短期行动,不能做长期预案和安排,没办法在那里维持足够的武装力量和政治影响;第四,利比亚国内结构复杂,美欧不敢保证他们支持的利比亚民兵武装没有极端宗教主义的色彩,同时对利比亚乱局背后“基地”组织的坐大忧心忡忡。   据新华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