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产业化,还要“过三关”
2014年07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喻雯 
实习生 张子慧 宁书文 

  27日,在中国(济南)住宅产业化发展大会上,专家给出了有关的意见和建议。目前最大的待破解难题和重点在于标准化和产业链的培养问题。
  主体结构建设滞后
  成为发展最大障碍

  山东万斯达集团董事长张波说,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主体结构的建设。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希望政府在资源配置、政策等方面对主体结构的产业化有所倾斜。
  产业化的发展
  缺少政策支持

  “住宅产业化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万科集团高级总裁毛大庆说,2010年以来,北京、上海、沈阳的土地政策都先后出台了相关的产业化奖励政策,包括济南市也要出台这样的政策。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会长刘志峰认为,目前住宅产业化的政策是比较零散的,很多地方不太一样,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和政策。
  产业化还缺少
  专业装配工人

  毛大庆认为,要实行住宅产业化,开发商的意识和生产方式需要进行变革。现在大量的农民工在工地上,这样的状态在住宅产业化大幅度改善之后会消失。需要装配化工人,大量的培训,知识的培养,让他们从农民工变成产业化工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