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文物首次盘家底
全市总数达4300余件
2014年07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市民在德州市博物馆内参观收藏的文物。 本报记者 马志勇 摄
     本报7月28日讯(记者 李榕) 德州的可移动文物是什么状况?它们主要分布在哪里?7月28日,记者从市文物局获悉,德州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完成初步摸底调查,全市辖域内各类国有单位共收藏可移动文物4300余件,目前正在进行文物认定和文物信息采集、登录工作。
  据了解,可移动文物主要为1949年(含)以前,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历史上各时代重要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有关的代表性实物。
  此外,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也纳入普查范围。而1949年后可移动文物纳入普查范围的有两部分,一是已进入国有博物馆、纪念馆收藏登记的藏品;二是列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1949年后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的鉴定标准范围的作品。
  “在文物普查过程中,文博系统国有单位是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重点。”德州市文物局工作人员介绍,德州确定纳入本次普查范围的国有单位3224家,其中国家机关958个,事业单位1492个,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728个,其他单位46个。
  经调查,其中收藏有文物的国有单位有31个,包括国家机关10个,事业单位21个。经初步统计,德州市辖域内各类国有单位共收藏可移动文物4300余件,主要集中在国有博物馆、纪念馆、文管所、图书馆、档案馆等单位。
  “目前正在进行文物认定和文物信息采集、登录工作。”该工作人员说,下一步将建立全市国有可移动文物档案和国有可移动文物名录,建立全市国有可移动文物信息管理平台。今后,德州有什么类型的文物,收藏单位是哪里,将一目了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