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龙宝金行有限公司董事长付海星看重社会责任
宁失万两金,不负顾客心
本报记者李榕
2014年07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7月22日,市民在东风路上的龙宝金行选购产品。 本报记者 王小会 摄
     德州龙宝金行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9月,营业面积从最初的几十平方米到一千平方米,从安置就业10人到近百人。龙宝金行走过了十三年艰苦创业之路,也实现着公司董事长付海星“创富企业、造福社会”的创业誓言。
扔掉铁饭碗涉足商海
  7月28日,走进付海星的办公室,迎面写着这样一句话:“创富企业、造福社会”,这是付海星的创业誓言,也是一个成功企业家的信念。
  2001年,在中国银行担任科长的付海星扔掉了铁饭碗,毅然决然地走进商海,成立了德州市龙宝金行有限公司,开始了人生的二次创业。
  他看中了黄金、铂金、珠宝钻石的生意。此前,付海星在银行学校时曾涉及过此方面的内容,加上他的不少同学都在做这一行,为他提供了借鉴的模板。为了将老凤祥、老庙等品牌引到德州,付海星曾无数次奔波在上海到北京的火车上。经过数月的努力,付海星于2001年9月8日,正式成立了山东省规模最大、品牌最全的龙宝金行。
  市场逐步发展,付海星不再满足于现状,决定“走出去”——到外地开自己的分店。这期间,他曾住过澡堂,一晚30元的消费比起上百元的旅馆便宜得多。“澡堂子里的喧闹,尤其是人们抽烟的味道经常把我从睡梦中熏醒。但那时候没觉得有多苦,创业总是艰辛的。”付海星说。
做慈善,从营销变成习惯
  分店陆续开设起来,付海星考虑最多的还是营销。
  做营销就是做文化。2006年2月13日,付海星为全市百位钻石婚、金婚的老红军、老劳模、老革命干部无偿敬赠“老凤祥钻戒”,见证他们的世纪真情。付海星说,在一场场的慈善活动中,他一次又一次被感动,企业扬不扬名没关系,只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宁失万两金,不负顾客心。”救助失辍学儿童,捐款救灾,出资万元赞助夕阳红艺术团等老年活动,向德州市百位钻石婚、金婚老红军、老劳模无偿敬赠老凤祥钻戒……付海星从未停止做善事的脚步。
责任与企业融为一体
  “关爱是一种习惯,责任是一种义务,它们与企业融为一体。”付海星说。
  在自身企业稳步前进的同时,付海星把眼光放得更远。2007年,淄博、日照、泰安、临沂、德州等七个地市的珠宝终端零售龙头企业,在付海星的牵头下成立了“山东黄金珠宝零售业区域协作联盟”,自此付海星又多了一个联盟会主席的头衔。
  联盟会以团结同业,加强行业自律,繁荣当地经济和山东经济建设为目标,目前已经形成一整套规范的管理体系,联盟会成员开诚布公,共商大计,经营业绩斐然,各成员单位经营业绩均呈20%的比例增长,蒸蒸日上的协作联盟,让众多同行侧目,纷纷要求加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