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出轨”,别让考生挨板子
2014年08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薛家明

  由于沈阳音乐学院没能履行自己的“录取约定”,10余名考生家长一起跪在了辽宁省教育厅门口“讨说法”。(8月3日 《中国青年报》)
  辽宁省教育厅一纸“省内高校的出省计划一律不得调回省内使用”的文件,让本是录取保证的“计划内”名额,成为一纸空文,致使诸多考生被录取的希望泡汤。更要命的是,此时二本已录取结束,考生不得不面对“一本的分、专科的命”的残酷现实。
  应当承认,所谓的“计划名额之内”,是学校为圈得优质生源的乱承诺,属于违规之举。从政策层面,应不予以承认。教育厅也有义务、有权利进行政策纠偏。然而,修正错误不能打错板子,更不能以牺牲考生利益为代价。出错的是学校,挨板子的却是考生,如此“张冠李戴”式的纠偏,显然不恰当。
  教育部叫停“计划内”招生,可谓三令五申,可沈阳音乐学院为何还是“我行我素”呢?显然沈阳音乐学院敢于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计划内”招生,就是因为问责的板子总是落在“计划外”,学校的“出轨”成本,只能由考生埋单。
  由此观之,家长“下跪求学”,是政策纠偏的板子,打错对象后的“有病呻吟”。因此,教育主管部门,不能只讲政策不讲方法,对学校的问责,不可或缺。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计划内”等违规操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