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丈夫,她成了半个护士
十一年如一日,威海毕可芳用爱撑起一个家
2014年08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毕可芳多年护理丈夫,成了半个护士。                   本报记者 许君丽 摄
     今年53岁的毕可芳曾是事业单位的员工,丈夫是单位的上层领导。11年前,丈夫林峰痛风加重,生活不能自理。为了撑起一个家,毕可芳从单位内退,十一年如一日地照顾丈夫,抚养女儿,不管生活多困难,都没有一声抱怨。今年,她的女儿结婚了,丈夫的病也有所好转,她觉得,好日子终于来了。

  本报记者 许君丽                    

坚持每天为丈夫按摩
  毕可芳是威海市环翠区环翠楼街道办塔中社区的普通居民,原本她有个美满幸福的家庭,自己与丈夫工作不错,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日子过得其乐融融。可是天有不测风云,11年前,丈夫突然身患痛风,导致生活不能自理,那时候,单位每个月只给几百元生活费,女儿刚上大学,除了丈夫每个月的医药费,还要负担女儿上大学的费用,所有的重担一下子压在了毕可芳的身上。
  “摊上了就要积极面对,要不这个家就垮了。”坚强的毕可芳没有被生活的磨难打垮,一个人挑起了家庭重担。毕可芳每天细心地给丈夫擦背、翻身,按照医生叮嘱,合理安排丈夫的营养餐,坚持每天为丈夫按摩,锻炼丈夫的腿部肌肉,防止丈夫因为无法行走而导致肌肉萎缩。丈夫患病10多年来,在毕可芳的悉心照料下,丈夫从没生过褥疮。皇天不负苦心人,丈夫的病情终于有所好转,这使得毕可芳更有信心了。
“从她跟着我,就没享过福”
  林峰的病是痛风引起的,病情还是很严重,手和脚都肿胀得变了形。看着妻子每天忙得团团转,林峰也希望能尽快好起来,再次站起来,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呵护这个爱着自己的女人。“从她跟着我,就没享过福。我以前是学体育的,身体好得很,现在反倒成了拖累。”林峰说,他和毕可芳是1986年结婚的,之后不久他就因为经常痛风成了“药罐子”,1998年,病情加重的他年纪轻轻就从单位内退了,每个月只拿几百元的工资。看病、买药、家里的开销,所有的费用都是妻子辛苦工作挣回来的。
  看着妻子为自己受苦,林峰希望早一天治好病,先后做了4次大手术。2007年,第一次手术,在手术台上,8个医生8个小时为他缝了400多针,因为时间很长,他险些没有醒过来。2012年,林峰做了第二次手术,但效果仍然不理想。今年,林峰因为病情加重先后又做了2次手术,如今,虽然林峰能做到的只是站起来几分钟,但他对未来充满信心。
  拆纱布、消毒、包扎……这么多年,毕可芳成了半个护士,护理丈夫一丝不苟。
为了一个家,再苦再累也无悔
  今年5月,为了参加女儿的婚礼,林峰延迟了看病的时间,可这一耽误,险些要了他的命。他又先后做了两次手术,因为术后感染等原因,病情一度加重,医生甚至将病危通知书交到了毕可芳的手中。拿着病危通知书,那一刻,毕可芳心如刀绞。“不管生活多么艰难,我都没有抱怨过,日子好点差点没关系,只有他在,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家。”毕可芳说。如今,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林峰的病终于缓了过来。
  为了让丈夫乐观地生活,毕可芳不断鼓励丈夫要有信心,勇敢地面对眼前的困境。怕丈夫每天闷在家里心情不好,天气好的时候,毕可芳经常带着丈夫到外面散步。每次散步,毕可芳都要来回跑好几趟,先把轮椅、拐杖拿到楼下,再扶着身高1.8米、体重200多斤的丈夫下楼。每次扶丈夫上下楼,毕可芳都累得满头大汗。邻居们看了不忍心,劝她说少带丈夫下几次楼。毕可芳说,自己累点没关系,丈夫能有个好心情,看着他开开心心的,自己也跟着高兴了。
  10多年来,毕可芳每天都奔波在医院、家之间,她默默地为这个家任劳任怨、无怨无悔。毕可芳说,“一家人能平平安安地在一起生活,再苦再累我都愿意,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一路走来,我的女儿结婚了,丈夫的病也好多了,我挺过来了,我的努力没有白费。”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