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省组团助阵书画博览会
2014年08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博览会历经五年积淀,积累了较高的人气,参观人群越来越多。今年博览会汇聚了近500名全国艺术家的几千幅精品,在展览规模和画家层次上引起了各方的关注,人头攒动的背后也是市场交易的大爆发。书画博览会不是小家碧玉型的孤芳自赏,而是具有非常强的文化包容性;区别于题材风格单一的艺术展览,博览会以更加多元的姿态展示出全国艺术家的艺术个性。在这里,观众既能够观看省内艺术名家的本土艺术特色,也能够感受到其他地域文化的精神特质,来自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四川、广西、山西、陕西、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近20个省份的画家参与到本次博览会,呈现给观众的是更加完整的国画艺术传承流派,和艺术语言个性表达的多样化追求。从湖南工笔画到黑龙江水彩画,从楚士之风到燕赵风骨,从徽墨精神到巴蜀气韵······不一而足。

“二进鲁”,外省艺术家
更看重博览会关注度

  在这样一个具备全国视野的博览会上,在“燕赵风骨——第二届河北中国画名家精品展”、“楚士之风——第二届两湖中国画名家邀请展”、“意妙工玄——湖南省工笔画学会精品展”、“徽墨精神——安徽中国书画名家邀请展”、“雅墨无界——四川国画名家艺术展”、“韵彩传情——黑龙江、山东水彩画名家交流展”、“水气墨质——2014青年水墨名家交流展”等多个展览中,多省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大规模、组团来到山东交流,体现出较为鲜明的艺术特色。他们的到来为山东观众及藏家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欣赏体验,满足了山东市场对外来区域文化的包容,大大丰富了山东本地藏家的收藏结构。其中,河北、湖北、湖南、四川、天津等地画家继去年来鲁交流之后再次“卷土重来”,他们在感受到山东观众的热情同时,也受到了山东市场的认可。长沙市美协主席刘昕文说:“书画博览会为两地艺术家提供了展示创作的舞台和进行互动沟通的机会。继去年充分、热烈的交流之后,湖南美术家群体希望能够与山东画家深度交流。本次带来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融汇其他地域文化的元素,展示了参展画家在两地交流之后的艺术提升,我们十分看重博览会能够聚拢人气的平台,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

多元面貌,媒体助推交流合作

  在这些反映不同地域风格的展览中,也反映出不同的探索面貌,很多画家关注西方艺术发展,在创作个性上较强,构图大胆新颖,尤其是四川、浙江、江苏、湖南等南方画家,他们的作品更多的体现出国际视觉和本土地域传统的结合。而北方的画家相对来讲传统底蕴更加的深厚,艺术风格雄浑大气。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河北画家骨子中的质朴,一睹四川雄秀俊奇的地域风貌,亦可以领略浪漫自由的湘楚姿态······观众在墨香的浸淫中将会获得美的精神享受。
  除了地方性的交流,媒体与媒体之间有着更为深入的合作,齐鲁晚报作为书画博览会的主办方,积极与媒体同行合作。由合肥晚报特别推荐的“徽墨精神——安徽中国书画名家邀请展”和华西都市报带来的“雅墨无界——四川国画名家艺术展”即是媒体合作的展区。其中,华西都市报继去年来鲁进行文化交流之后,感受到山东艺术市场的活跃力与浓烈的艺术氛围,将再次来鲁做进一步拓展性的合作。合肥晚报则首次来鲁展示,合肥晚报江淮书画院的金先生说:“山东文化底蕴深厚,创作队伍强大,很多名家在国内有很大的引导作用。本次展览,我们推出的画家多是安徽美协理事,初次来鲁交流,使山东的观众对安徽地区的艺术风格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知。两地交流,为不同艺术风格的展示和思维的碰撞提供了更多可能。”

●策展人导览

  当代中国画以多元的发展形态呈现。对于不同地区的画家来讲,因地域差异,形成不同的风格体系。本次展览甄选的这些主题展可以说涵盖了中国几个比较典型的文化区域,是区域美术界群体性最具实力和影响的画坛力量。呈现出来的状态是一种价值观的互补、生活方式的互补和外在形态上的互补。这种互补映射到美术创作当中来,所呈现的就是一个艺术创作资源的多样性和可能性,我们能体会到这个时代艺术家心灵的碰撞与激荡。      (胡敬爱)

  ▲往届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博览会资料图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