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警徐西棒以村为家
用“小沙盘”管住“大治安”
本报记者楚俊玉
2014年08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朴素的外表、黝黑的皮肤,一口极不标准的普通话,这是“全省模范军转干部”、“山东最美乡村警察”徐西棒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1969年出生的徐西棒现任德州市公安局德城分局剪子股派出所教导员,转业前曾为空军95965部队一团飞机发动机主任,少校军衔,2005年转业成为一名普通民警。
  2005年,转业后的徐西棒被安排到治安难点村——堤岭村(现更名为堤岭社区)做片区民警,当时堤岭村外来流动人口超出常住人口一倍多,50%的房屋被出租。这里有多个专业市场,是各类案件的易发场所。德城公安分局领导曾说:“全局干警都来堤岭,短时间内也不能掌握全部情况。”徐西棒刚到任,即吃住在村、逐户调研,借鉴部队工作经验,改革“沙盘演兵法”,耗时三个月,走遍社区每个角落,利用计算机,绘制“沙盘”演示图,图上详细标注了辖区房屋的门牌号、房主姓名、建筑标记、道路和位置特点、监控探头位置等信息。信息一旦有变,即可变更或修正。还可对事发地的情况变化实施研判。
  2010年的一天,联防队员给徐西棒打电话,称嘉诚景园小区附近发生摩托车被盗案。根据演示图上的标识和大致的发案时间,徐西棒判断此时犯罪嫌疑人可能尚在小区周边;同时,他对犯罪嫌疑人离开小区,可能逃遁的路线做出判断。徐西棒一面驱车沿这一路线前往小区,一面用手机告知联防队员查看小区监控录像。抵达现场后,他做出综合判断,认为犯罪嫌疑人及赃物可能还在附近。最终,他们查获被盗摩托车,并抓获犯罪嫌疑人。
  2005年至2013年年末,徐西棒处理的案件和纠纷无一复议或遭投诉,共抓获犯罪嫌疑人70余名。还曾获“全市十佳优秀社区民警”称号、德城分局“奥运安保先进个人”称号和“十八大安保先进个人”称号,德城区政府多次为其记功。面对荣誉,徐西棒总是憨厚地一笑,“我只是做了一个民警该做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