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庄园又增两处新景点并列入参观路线
百年徙义堂福寿堂开门纳客
2014年08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游客正在魏氏庄园徙义堂击鼓体验鼓文化历史。 本报记者 王文彬 摄
     本报8月3日讯(记者 王文彬 通讯员 王军 闫玉江 郑超) 近日,魏氏庄园的另外两处建筑群——徙义堂和福寿堂修缮布展完毕,正式列入了参观游览路线。
  福寿堂是魏氏庄园主树德堂主人魏肇庆的五爷爷——魏振菖于同治四年即1865年所建,共70间房,占地4亩多。徙义堂是魏肇庆的堂兄——魏肇祥于光绪十八年即1892年时所建,原有房子80余间,占地近5亩。
  虽属于同一个家族,其建筑风格却截然不同,树德堂的建筑风格是城堡加传统的北京四合院,而徙义堂的建筑是传统的北方院落,福寿堂是一个年代更久远的山西楼院建筑。
  在两处新布展的景点,游客不仅能赏析到原汁原味的古朴建筑、聆听100多年前的历史故事、感受庄园主人的兴衰沉浮,还能在徙义堂欣赏到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胡集镇的胡集书会和清河镇的木板年画)、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惠民制鼓和皂户李的泥塑),以及剪纸文化和杏林文化。在福寿堂欣赏到当地的一些民间习俗,如岁时习俗、婚庆习俗、生育文化和福寿文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