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令营是一次有学问的“旅游”
2014年08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参加军令营的孩子们,不少都是第一次参加夏令营的活动,当我问孩子们,为什么要来参加夏令营时,很多孩子回答:“是妈妈让我们来的。”
  但六天五夜的相处之后,孩子们的变化让我也觉得惊讶,在他们小小的身躯里爆发的竟是一种大大的能量,这种能量是最单纯的感动,也是最深刻的感悟。
  10岁的刘岩崧在自己的日记里写到:“还记得从济南离家的时候,我感觉有点害怕,对一切的未知充满了恐惧,但来到夏令营之后,我才知道,没有这么可怕,每一天我们都训练着,训练之余又学习了新的知识。”9岁的万益鸣则写到:“在家里,我总是在书籍和电脑前度过暑假,来到这个没有电脑的军营,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一起在草地上奔跑,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10岁的李雨辰也有感慨:“离开妈妈的身边,我一样可以好好的成长,只不过需要咬着牙,含着泪,我想这就是成长吧。”
  当然,孩子们的成长不仅仅体现在学到了多少知识,在和同龄人的相处的过程中,也并非总是那么愉快,10岁的李姿凝和10岁的崔静宜因为观点不同,搞起了“对立”。当我发现时,我让她们两个面对面“摊牌”,没想到过了一会,两个人都说自己的道理,并“哇哇”大哭起来,实在没办法,我只能让她们回宿舍各自冷静下。
  隔了不一会儿,李姿凝跑去了崔静宜宿舍,大方地说了声:对不起,而崔静宜也友好地伸出了自己的手。“我突然想起了仇善文老师给我讲的课,他说每个人的思维是不同的,我理解她的苦恼,”面对李姿凝的主动,她的话让我感触很多,在和人的交往中,她懂得去分析,去体谅,而我们成年人多少次因为面子却无法原谅。在没有爸爸妈妈的关照下,她们也能自己尝试着用所学的知识去化解生活中的小矛盾,这就是成长。
  都说现在的孩子们发育的早,思想也成熟的早,通过他们在军营里的成长,我切实感受到了,每一个小小身体里都存在着无限的潜能,适当的独立和孤独,也许是一种很好的成长催化剂。从这个角度看,军令营又何尝不是一次有学问的“旅游”?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