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于思考发现 小报童各亮绝招
第二期营销秀过半,孩子们在卖报中总结出了自己的营销经
2014年08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老顾客的支持下,王可心20分钟卖完了自己的30份报纸。  本报见习记者 陈姿彦 摄
     本报记者 张童 
见习记者 刘晓 刘琛 陈姿彦实习生 张海鹏 胡梦杰

  第二期小报童活动已经过去一周,在推销报纸的过程中,各位小报童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无论是沿街叫卖,还是“受人指点”,无论烈日炎炎,还是疾风骤雨,小报童各出“奇招”,取得了不错的战果。

有礼貌知感恩 卖报越来越顺
  近几天,小报童王子安一直独自去张店良乡卖报,每天都要来回骑近两个小时的自行车。见的人多了,也让他更多的去总结和思考,卖报也越来越顺畅。 
  “刚才我向一位大学生推销我的报纸,说什么他也不买,最后临走的时候我说了一句‘谢谢’,结果就因为这一句谢谢,他就买了我一份报纸,所以我觉得,无论别人怎么对待你,都应该有礼貌,要感恩。”王子安说。
  王子安始终记着妈妈说过的一句话:“无论是买自己报纸的还是什么话都不说的,都要怀着感恩之心对待。别人能够回答你,就已经是你对最大的尊重和鼓励了。”
  “刚才我又学了一招,一位店铺老板告诉我的,遇到人一定要大胆上前问,只有问才有机会卖出报纸。”王子安说。在卖报的过程中,王子安还很注重“称呼”。“一般我都叫哥哥姐姐,这样他们就会觉得自己年轻,心情一好可能就买报纸了。”

争先恐后 反其道而行之
  刚领完报纸,房书宇就领着韩圣楠和高梓惠跑向了淄川松龄东路边的店铺。“叔叔,您需要报纸吗?”先到达的房书宇不一会就卖出了5份报纸。韩圣楠和高梓惠也不甘示弱,三个人争先恐后,获得了不少市民支持。
  随后,三个人又来到了华洋街上的店铺里。高梓惠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但她很快就发现了“商机”,反其道而行之,开始询问路西侧的店铺,正好和另外两个小报童岔开。虽然也碰了不少壁,但“淡定”的高梓惠仍然挨家询问。“只有问得多了,机会才会更多。”
  在仨人卖报的过程中,韩圣楠的妈妈还不时指点三位小报童。“首先要有礼貌。其次要大胆问,声音要洪亮,把报纸里面的内容也喊出来。”韩圣楠的妈妈说。

发现商机,充分利用时间
  “有时商机,会不经意出现。”吕妮雅家长说。上周三吕妮雅订了50份报纸,其他“三朵金花”订了30份报纸,他们早早就卖完了。没有其他伙伴的陪伴,吕妮雅也不想卖报了,当时她还剩29份报纸。
  回家路上,吕妮雅经过桓台少海花园附近的一家幼儿园,看到幼儿园门口停放了许多车辆,吕妮雅忙去问摆摊的大爷,这位大爷告诉她幼儿园要放假了,正在开家长会。吕妮雅的妈妈把电动车停在了路边,她们在一旁等待商机的到来。等了不一会儿,家长和孩子从幼儿园门口涌了出来,吕妮雅在半小时内就“搞定”了29份报纸。她自豪地说:“如果多订一些,我能卖得更好。”
  吕妮雅说:“要充分利用时间,这样才能尽早卖完。”不到9时,吕妮雅就到了惠仟佳,但是商场还没有开门。这时,吕妮雅发现附近银行的自动取款机前,早上的人流量比较大。她马上行动,向附近两处银行前的人群展开销售。“卖得还不错,光等着是卖不出去报纸的。”

靠新客源,更靠老主顾
  桓台小报童牛烁文在一周的卖报后,总结了不少的卖报心得。老主顾的支持,他觉得尤为重要。牛烁文妈妈对此非常感慨:“如今,儿子已经有了十几位固定客户,每天都会买他报纸,给他鼓励,孩子更有信心了。”
  和牛烁文一样,家住张店沣水镇的小报童刘梓洋也觉得“老主顾要维护好”。既要发展新买主,又要保证订报的顾客每天能拿到报纸。“下雨也要把报纸送过去,顾客都等着我。”刘梓洋说。
  王可心从第一期开始坚持每天卖30份报纸,她从30份报纸卖完需要1个小时,到后来半个小时,现在只需要20分钟。她说:“每个门头都问一遍,这里的叔叔阿姨都认识我了,很多都是我的老客户。”
  王可心说,她在4号厅卖报纸越来越好还有一个秘诀就是打情感牌。“刚开始,有很多人不买我的报纸,我就说不买也没关系,就和他们聊天,说说我为什么来卖报纸、介绍一下齐鲁晚报,渐渐就和别人熟悉了,越来越多的人来买我的报纸。”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