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首批危房改造将竣工
集中改造供养的新模式惠及五保老人
2014年08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枣庄8月3日讯(记者 张冬梅 通讯员 杨运明 董思来) 记者3日了解到,滕州今年第一批400户的危房改造已全面开工建设,近期即将竣工。今年的危房改造,还采取了集中改造供养的新模式。
  据了解,今年的危房改造,滕州市财政在上级专项补助资金的基础上,列支了专项补助资金,适当提高了五保户、低保户和贫困残疾人家庭重建房屋的补助标准,与去年相比,每户增加补助资金2000元。同时,推行报账制资金拨付管理方式,在危房改造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将补助资金一次性通过农户“一折通”存入农户个人帐户,确保农村危房改造资金拨付及时到位。“为了达到改造效果,我们委托建筑设计院对全市改造危房进行了统一的专业设计,编制了四套危房改造方案,确保改造危房达到建筑面积和质量安全标准要求。”滕州市住建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财政专门列支15万元,用于危房改建质量监督、现场管理等服务费用。要求各镇街对改造危房派驻监理或指派有资质的技术人员负责房屋建设的质量与安全工作的监督指导,在农村危房改造的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等关键施工阶段,监理或技术人员要到现场逐户进行技术指导和签证,发现不符合建设要求的当即告知,并现场提出整改意见,确保危房改造质量到位,让农户住上‘放心房’。” 
  记者还了解到,今年危房改造的一大亮点就是,针对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经济收入低、照顾困难等实际,对部分五保户较为集中的镇街,采取集中建设、集中供养的模式解决五保老人无房住、住危房和照顾困难的问题。将他们的危房改造补助资金集中起来,由村(居)委会统一建设房屋,房屋建设费用除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外,不足部分由镇、村筹集,免费提供给五保户居住,其产权归集体所有,原有五保户的宅基地由集体收回,入住户去世后,空出住房将重新按程序确定其他补助对象居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