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邀专家教您如何应对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难题
“多鼓励孩子,给予成长的机会”
2014年08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听讲座,课堂上充满欢乐。
  刘平易讲解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难题。
     本报聊城8月3日讯 2日,本报举办的家庭教育讲座在汉庭酒店汽车总站分店会议室开讲,受到小报童及家长的欢迎。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刘平易从教育理念、方法等方面,讲解如何应对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难题。“多鼓励孩子,给孩子成长的机会。”刘平易说,一味打骂只能适得其反,家长要学会有耐心、等待、立场坚定,言传身教,多鼓励孩子去做,关注和培养孩子多方面的能力。
  “机会太难得了,平时都没接触过这类讲座,这次特意过来听听。”2日,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刘平易用生动案例和平实语言,讲解了很多家长在教育中面对的难题及解决办法。“一些家长的教育理念还停留在‘不打不成材’阶段,这是错误的。”刘平易说,说一万遍不如做一遍,家长打孩子只因孩子未按家长期望发展,心里不平衡发泄情绪,却对孩子伤害很大。
  “一些家长的爱太过功利,太爱孩子却转化成负能量。”刘平易建议,家长更要注意言传身教和引导,不应只关注孩子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恒心和耐心等都应受到关注和培养。刘平易还用游戏的方式来印证“家长在教育中做比说重要”的道理。他还特别提醒,安全教育是所有教育的第一位,尤其在暑假中,教孩子一些安全注意事项,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尤为重要。
  现场,家长们听得很认真,还专门记了笔记。小报童们则表示,讲座说出了他们的心声,也让他们明白了家长的爱和苦心,以后也要学会体谅家长。“讲得非常实用,以后确实要注意教育方法,多考虑孩子的感受。”一位家长说。

认真做笔记还深有感悟
  本报聊城8月3日讯 讲座中,小报童吕玉凡的爸爸一边认真听讲一边不停记着笔记。当谈到家庭教育时,吕爸爸说,因为看过一些书籍对此也有了解,但想要做到却很难。尤其听了讲座后,更感觉自己差距还很大。
  吕爸爸的笔记上写到:“感谢齐鲁晚报,感谢刘平易老师,感谢我的孩子。”“让孩子卖报是为什么呢?很多家长会说是为了让孩子锻炼,但锻炼的是什么呢?仅仅是让孩子敢于和陌生人交流、让内向的孩子变得开朗吗?不全是。”吕爸爸说,在他看来,重要的是让孩子完整地做一件事,这个完整包括早晨起床、领号、交钱、合报、卖报、及时思考、写感悟,不能一味注重卖报数量,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听完讲座的吕爸爸还总结到,家长要有家庭教育意识,因为爸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要主动做,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要不断学习,因为社会很多东西都变得很快。另外,最重要的就是实践,把自己的所想落到实处。
  本报聊城8月3日讯 在讲座中,记者见到了在卖报中几次因心疼女儿落泪的小报童杨一冉的妈妈。杨妈妈说,听完这次讲座,她要及时更新观念,要做孩子的榜样。
  杨妈妈说她作为一个全职妈妈,所有心思都花在孩子身上,之前常看家庭教育的书籍,今天听了讲座后,她感觉刘老师讲得很全面、特别具体、且通俗易懂。在谈到对女儿的教育时,她说:“之前生气时会训女儿,听完讲座后,我觉得只有改变自己,才能给孩子做榜样,让孩子潜移默化地有所改变。”
  一位14岁小报童的妈妈也有感慨:“我儿子到现在还不会洗毛巾,洗的时候我看他洗得不好,就不让他洗了,我来洗。今天听了讲座才知道,应该鼓励孩子多做事,培养独立的能力,回去后从洗毛巾开始,我不能再帮忙了,要不他永远也学不会。
更新观念要做孩子榜样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