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济南最早的报纸和电台
2014年08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民国时期电台所在地。
  晚清报纸
   □王绍忠
  山东最早的报纸,一说1894年德商沙泰公司在烟台创办的英文报《芝罘快邮报》,是山东最早出现的现代报纸。另一说,1901年,广东革命党人、兴中会会员朱淇在青岛市创办《胶州报》,是山东省出版最早的民办报纸。不管怎样,迅速、快捷的信息传递,引起了清政府密切的关注和浓厚的兴趣。《济南汇报》由山东巡抚周馥(周玉山)创办,创刊于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6月25日,是济南第一份现代意义的报纸,也是山东省最早的官报。
    《济南汇报》设立八个栏目
  1903年(清光绪29年)夏天,山东巡抚周玉山率先在济南创办了山东首份官办、白话文、书册式的报纸,名称为《济南汇报》。
  报纸设立了八个栏目。《上谕》主要登载朝廷皇帝所阅览后签署的谕旨;《辕门抄》重点刊印省府当时分发给下属的批礼、牌文;《时政汇览》登印山东地方官员呈送朝廷的奏折、陈条以及各地官所衙门的公文、章程;《东政辑要》择要选登省巡抚的政事要闻、奏章;《五州汇编》重点转载国外报纸的国际新闻,通讯;《教学杂纂》内容涉猎广泛、丰富,主要介绍国外先进的教育制度,授课方法和教材探讨;《专件》栏目主要登录一些学术论文、实事通讯;《杂俎》重点介绍外国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世界各地的珍闻趣事。
  汇报为五日一期,全年计64期,是老济南发行最早的报纸。
  据《济南汇报》的收藏者写文章介绍说,这份报纸一方面反映山东和济南府的省情、府情,另一方面亦报道国内外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动态,并加以专题评论。譬如该报曾刊载有《抚院周请分年拨款修理黄河要工摺》、《济南府中学堂暂行章程》、《山东巡警条例权责试办章程》、《请设悦来公司禀》、《商务局饬历城县会同何大令等办理马路札》、《抚帅晓谕商民行使铜元告示并章程》、《近代开化四大要件》、《各国无线电事业》等专文,就充分反映出该报的这一基本特点。
  不过,这份报纸印刷量少,只有地方官员才有资格阅读,而且很少登载涉及社会民生、商业贸易方面的内容,因此在城乡工农民众中几乎没有产生影响。
  电台选址在经四路纬六路
  报纸、电台同是传播媒体,由于电力引进国内较晚,所以电台比报纸时间滞后,1931年夏,民国山东省政府召开政务会议,确定筹建山东无线广播电台(济南广播电台的前身)。电台选址在经四路纬六路原商品陈列所。1933年竣工,5月份正式对外播音。台长为马仲考,人员编制10人。两座30米高的发射塔矗立于中山公园,功率为500瓦,频率是857千赫。播音内容主要是政界时事、新闻、述评;中间穿播戏曲节目。
  1937年冬,日军占领济南,日伪当即遂将电台易为“济南广播电台”。次年6月正式恢复播音。设备同时换成日制50瓦广播机。由于功率小,广播范围只能覆盖济南地区,1939年,日伪当时在中山公园东侧重新修建了一座新电台,年底对外广播,成为当时华北地区第二大型电台,用于对全省广播。原有的陈旧设施进行日语播音。
  广播内容多为新闻、时事评述。用所谓“东亚共荣圈”的弥天大谎,来蒙蔽欺骗中国人民,粉饰美化军国主义发动罪恶战争、侵占中国国土、实行“三光”政策、屠杀中国人民的滔天罪行。文艺节目每晚两个钟头,大都播放戏剧唱片。同时,电台在北泽大戏院安装有播音装备设置,曾多次转播京剧名家的代表剧目。
  1945年,日军无条件投降后,国民党政府掌控下的济南电台,早晚两次转播国民党中央台的“新闻联播”,每次为半个小时,早晚还有一次20分钟的“地方新闻”。文艺节目内容较为丰富,形式多样,有戏剧、曲艺、歌曲、音乐。时有著名艺人到电台演唱。1946年6月,全国号称为“梅花大王”的筱玉蓉到济南演出时,曾应聘到电台连续播送梅花大鼓《黛玉葬花》传统节目。1947年,电台进行了较大改制,由48人,减缩为12人。年底,又易名为山东广播电台。
  1948年济南获得解放,广播电台即被山东军区济南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无线电部全部接管。当时,播送内容有“新闻联播”、“战区采访”、“支前短讯”,文娱节目有“解放区的歌声”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