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总局取消“品牌授权”
剑指汽车业垄断
2014年08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网站近日发布公告称,自今年10月1日起,工商总局将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这条消息在汽车业内尤其是汽车流通领域引发很大反响。
  值得关注的是,从近期中国汽车业一系列变化趋势和苗头分析,这种积极拿起改革的手术刀,果断向不公平、不健康的市场秩序动刀的决非局限于某个部委,而是涉及多个部门,刚刚“起步”。中国汽车业要观一叶而知时变,积极顺应改革的大趋势主动变革,做改革的推动者而不是挡路者。
  以汽车业饱受诟病的垄断嫌疑来说,回应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对国内汽车行业的反垄断调查,8月3日,北京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宣布将从9月1日起主动调整部分维修配件的价格,涵盖奔驰全系车型,范围包括超过10000个配件,其中挡风玻璃降价29%,转向助力泵降价24%,散热器价格下降16%,部分维修配件价格平均下调15%。
  这次“大降价”可以追溯到今年4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汽车维修协会联合发布国内常见车型零整比系数研究成果,奔驰一款车型的零整比居然高达1273%,是汽车发达国家零整比均值的4倍多。这种明显带有垄断嫌疑的定价引发各界关注,反映出中国汽车市场严重缺乏公平的竞争秩序、透明的信息环境和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可以肯定,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中国汽车业多年来依靠增长速度“遮丑”的发展模式将很难持续下去,不管是生产企业,还是流通企业,都要面对市场向更加公平转型带来的压力。       (华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