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城区农村信用社
创新金融服务 推进区域经济腾飞
2014年08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德城区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坚持“面向三农,面向社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始终把支持“三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支持农民增收、服务农业发展、致力于新农村建设为己任,加大信贷投放,推进金融创新,全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截至7月末,各项贷款余额59.95亿元,较年初增长5.7亿元。
  ——以强有力的拳头产品,助推小微企业“腾飞”发展。结合小微企业贷款“短、频、快”的特点,该联社推出了“无缝隙优质服务”、“不抽回资金承诺服务”及“短快通”三大拳头产品品牌,并推行“阳光办贷”、“上门服务”,最大限度地简化贷款手续,缩短审批时间,极大提高了办贷效率。目前支持小微企业39.89亿元,满足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
  ——成立专营服务机构,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在黄河涯分社专门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专营服务机构,配备了专业服务队伍,设立了服务专柜,把符合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部纳入信用评定范围,积极开展评级授信,核发贷款证,第一时间发放贷款资金,目前,扶持发放农民合作社贷款1538万元,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走上致富路。
  ——“百个自助设备”扮靓德城,便捷老百姓生活。面对客户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短期内安装布设自助设备达到103台,推行“社区金融便利店”,在农村地区大力布设“农金通”,同时辐射开展了POS机具、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机具的布放营销工作,真正构建社区老百姓身边的“便民银行”。
  ——助力“两区同建”,推动城镇化建设。积极服务于“两区同建”工程,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为农村环境改善和城乡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推出“新居乐”农民住房贷款业务,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为二十里铺社区组建的购房联保体2个,户数78户,综合授信653万元,支持农民住进了新楼房,让乡亲们摆脱冬不暖、夏不凉的土坯房,像城里人一样住上楼房,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
  ——立足服务“三农”,推进区域经济腾飞。深入开展了“三大工程”,即“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工程”、“阳光信贷工程”和“富民惠农金融创新工程”。通过成立阳光信贷服务大厅、设立“贷款专柜”、制定《阳光信贷公示栏》、《客户经理监督栏》等措施,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户审查、核定授信额度,发放贷款证,农户凭贷款证可直接到信用社办理贷款,方便快捷。目前支持涉农贷款余额达44.78亿元。
         (孙海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