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与陆小曼剧作《卞昆冈》在青岛的演出
2014年08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解放后,话剧《卞昆冈》剧照。
  徐志摩与陆小曼。
   □曲海波
  徐志摩(1897~1931)和陆小曼的一段婚姻,至今仍不时被人提起,是佳话还是不幸?说法不一。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徐志摩与陆小曼曾联袂创作了一部话剧作品《卞昆冈》,是二人唯一合作的一部作品,也是徐志摩唯一创作的一部话剧剧本。1928年春天,这部话剧作品由青岛“光明剧社”首次搬上青岛话剧舞台,实验演出。此后,至全国解放,这部夫妻合作的话剧作品在国内一直未有任何话剧团体排练和正式公演。
  话剧《卞昆冈》充溢唯美主义
  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后,二人生活不时出现波澜,徐志摩为了将陆小曼的注意力从纸醉金迷的生活转向文学创作,便倡议二人联手创作话剧剧本。陆小曼本来就是一个才女,据说这个剧本的故事素材是由陆小曼提供的,创作过程中,夫妻俩依偎在梳妆台旁,你一言我一语地演示、推敲,最后由徐志摩执笔完成。
  1926年春,徐志摩与胡适等人创办新月书店,同时创办《新月》文学月刊,徐志摩任总编辑。1928年4月,由徐志摩、陆小曼编剧的五幕话剧《卞昆冈》发表在《新月》第1卷第23号上。
  堪称徐志摩诗歌绝唱的《再别康桥》,为众多人所熟谙,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萦绕在几代人的文学思想情怀中。而身为诗人的徐志摩,在他编剧的《卞昆冈》中也充溢着“爱、美、死”的唯美主义诗意。剧中讲述在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维护、雕刻石佛的艺术家卞昆冈,与老母和女儿阿明相依为命,他对已病故的妻子青娥有着刻骨铭心的爱。为了使孩子有人照顾,他又娶寡妇李七妹为妻。但卞对前妻的念念不忘使李七妹嫉妒、怨恨直到报复,她勾结情夫尤桂生毒瞎了阿明的双眼。他们的奸情被阿明发现,为灭口他们杀害了阿明,两人逃之夭夭。卞昆冈忍受不了如此沉重的打击而跳崖自杀。全剧在诗意的美中笼罩着一层感伤的悲剧色彩。
青岛“光明剧社” 排演该剧
  1928年5月,由杜宇(曾任《青岛民报》总编辑)、王玫(中国第一把小提琴的制作者、曾任青岛市立中学音乐教师)、王卓(王玫的哥哥,青岛市立中学美术教师)等几个爱好文学艺术的青年人发起成立了青岛第一个话剧表演团体“光明剧社”。
  据王玫生前晚年采访录音回忆,“光明剧社”成立后,条件极为艰苦,因没有社址用房,话剧排练等活动因陋就简在杜宇的住处或王玫的家里进行。当时,作为文学青年的杜宇、王玫等人,受中国新文化运动影响,思想进步,视野开阔,与时俱进。他们对“光明剧社”成立后实验排练演出的第一个剧目特别珍视,经过反复斟酌,最终选择了发表在《新月》1928年4月第1卷第23号上,由徐志摩、陆小曼编剧的五幕话剧文学剧本《卞昆冈》进行排练。
  确定话剧剧本后,杜宇、王玫、王卓三人进行了分工,杜宇任导演,王卓负责舞台美术布景制作,王玫用小提琴担任舞台演出现场音乐伴奏。演员则汇集了岛城一些爱好文艺的青年人,史料显示,有马纳川、李同愈、魏常华、王宝华等人。排练场地通过熟人介绍,或是借用戏院舞台,或是借用学校教室。
戏票免费赠送
  经过紧张有序的排练,1928年5月的一天,“光明剧社”成立后的“处女作”话剧《卞昆冈》在平度路新舞台戏院上演。当时的演出是纯公益性和实验性的,不以盈利为目的,戏票免费赠送,观众以青年学生为主。
  在新舞台戏院的舞台上,随着王玫现场用小提琴拉出的一段悠扬深沉的优美背景音乐,舞台的幕布徐徐拉开,引领观众走入话剧《卞昆冈》的剧情中,这也是青岛人第一次欣赏到用小提琴这种西洋乐器进行伴奏的话剧演出。演出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为岛城观众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卞昆冈》这部由徐志摩和陆小曼一对曾经引起世人关注的浪漫情侣联袂创作的话剧作品,在1928年春天由青岛“光明剧社”首次搬上青岛话剧舞台,虽然只演出了一场,但是在青岛城市人文历史上书写了令人瞩目的一页。此后,由于历史的原因,至全国解放,话剧《卞昆冈》在国内一直未有任何话剧团体排练和正式公演。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