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如此,叹为观“纸”
2014年08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毛旭松

  7月中旬,顾朋泉从山西右玉捧回中国戏曲剪纸大赛金奖。他很谦虚地说:“首次参赛,承蒙评委照顾年轻人。”作为山东省剪纸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在顾朋泉身上,有着跟他年纪不相仿的低调和沉稳。
  顾朋泉生于剪纸世家,自幼痴迷,孜孜以求,苦学不辍。如今,他的剪纸作品用独具匠心、巧夺天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可以说古老的胶东剪纸在他手里孕育出新的生命,既保留和传承了胶东剪纸的表现手法与文化精髓,又不断地追求艺术创新,将南刻北剪等多种技法相结合,最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然而,似乎又不能简单地把顾朋泉归列为剪纸艺人,比起那些靠手艺吃饭的传统艺人,顾朋泉的社会身份是齐鲁工业大学教师。有些艺人靠手艺行走江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顾朋泉不仅能够呈现出完美的作品,而且还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渊博的学识支撑他的创作。有赖于此,他的肩上更多了些对胶东剪纸传承和发扬光大的使命感。
  2013年,“胶东记忆·岁月剪现——顾朋泉胶东剪纸艺术展”在山东省美术馆隆重举行,顾朋泉精湛的作品中饱含着对胶东剪纸那份浓浓的情怀。跟其他流派粗犷豪放的风格不同,胶东剪纸以细微繁缛、饱满丰富为特色。这不仅考验着手艺更考验着眼力,顾朋泉说他的剪纸水准最多还可以保持15年,故而更加珍惜宝贵的时光。
  民间孕育出了剪纸,唯有到民间汲取营养才能更好地把剪纸艺术发扬光大。为了深入挖掘胶东剪纸,顾朋泉借着假期,常常深入胶东各县市考察,到蓬莱、招远、莱州、福山等地农村,向老一代的剪纸艺人学习、请教,并收集整理清代、民国时期的剪纸,迄今手里已经有上万件老剪纸。为了更好地展现胶东剪纸的精髓,他将这些难得的作品进行综合整理,正着手准备出一部系统讲述胶东剪纸的书。
  成功者的背后少不了汗水的流淌和艰辛的曲折,然而,我跟顾朋泉相识已久,却从来没听他说过苦和累。在他的眼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无受累吃苦可言,反而乐在其中。青年才俊、前途无量,盼顾朋泉和胶东剪纸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