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三个月未见,一顿团圆饭吃得亲情浓浓
一家人在一起吃啥啥都香
2014年08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文琦第一次和父母在张店吃团圆饭,她非常开心。 本报记者 姜文洁 摄
     本报记者 王亚男

  期盼了很久,10名“小候鸟”终于和城里的爸爸妈妈团聚了。有的家长为陪孩子特意请了假,餐桌上父母不停地给孩子夹菜,孩子也劝父母多吃一点,一顿团圆饭吃得亲情浓浓。  
特意请了假 希望好好陪孩子
  6日,沂源下雨,车走得很慢,10名“小候鸟”比约定时间来得晚一些。崔梓涵的妈妈穆丽丽早早地来到了集合地点。“今天特意请了假。希望能好好陪陪梓涵。”穆丽丽说。
  穆丽丽在张店一家水饺店打工,梓涵的爸爸也在张店跑运输。“我一般两个月回家一次,她爸爸至少得三个月才回去一次。”穆丽丽告诉记者,崔梓涵就要上四年级了,平时只能在家跟着爷爷奶奶,也想过把孩子接来张店,但是花费太大,只能放弃了。“孩子这么大了,只带她来过张店一次。这次有机会能这么长时间陪着她,真是太开心了。”
妈妈盯着孩子看 怎么也看不够
  开饭了,唐国玲的妈妈一直盯着孩子看,怎么也看不够,不停地给孩子夹菜。唐国玲也贴心地劝妈妈多吃一点。
  “在外面经常会想,孩子每天吃什么,穿什么。跟孩子一起吃饭,不管吃啥,都开心。”崔洪瑞的妈妈说,很久都没有好好跟孩子一起吃顿饭了。今天看孩子在自己面前狼吞虎咽地吃饭,感觉特别幸福。“俺们也不会说多么好听的话,也不知道咋说自己的想法,就是感觉很高兴。”
孩子上台学戏,妈妈积极鼓励
  五音戏国家级传承人霍俊萍的弟子牛冰洁为孩子们带来了传统曲目《王小赶脚》表演。随后,孩子们跟五音戏演员石小锐、任钊、崔娟、牛冰洁一起学起了五音戏表演。一招一式,孩子们都学得格外认真。
  石小锐介绍说,作为五音戏的传承人,霍俊萍组织了非遗进校园活动。“现在张店的小学,我们基本上已经走遍了,下一步将走进其他区县学校。”孩子们接触、学习五音戏,是一个认识传统文化的过程。孩子们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很多孩子接触后都让父母带着自己进一步的学习。现在很多学校都已经有了五音戏的兴趣班,也有很多小孩子学习五音戏。
  在互动环节,石小锐让孩子们上台跟着学习,崔鑫蕊马上举起了手。随后,崔梓涵、刘林鑫、刁钰泽也上台认真地学习起来。
  “我说当家的呀”“咋呢咳”“你听见了吗”“俺听见了”四名小朋友模仿推磨的动作,有模有样地学起了五音戏经典唱段《拐磨子》中的几句唱词。
  孩子们稚嫩的声音、努力模仿的动作让台下的家长忍俊不禁,拍手叫好。随后,所有的小朋友都学习了兰花指等动作。
  活动后,崔梓涵的妈妈告诉她以后要积极表现自己:“不管有没有奖品,都要积极勇敢地上台展示自己。”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