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的
“纰漏”
2014年08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去年年底体检还一切正常,没想到转过年头就是癌症晚期,这在临床上并不在少数。医生说,对于恶性肿瘤的诊疗而言,早发现的重要性世界公认,但要完全做到早发现目前还是个美好的祈愿。
  虽然现在渐渐被公众接受的定期体检对早期发现癌症有一定作用,但实际上,体检项目亦多有局限,有相当多的恶性肿瘤患者在常规体检中难以被发现。克服体检的纰漏,也因此格外重要。

本报记者 李钢                    
□体检正常半年后癌症晚期
  从7月中旬开始,张先生一家就陷入了悲痛的气氛中,刚刚47岁的他查出患有直肠癌,而且是晚期。张先生的儿子很是想不通,就在去年年底单位组织的体检中,他父亲的各项指标都还很正常,“怎么一下子就癌症晚期了?”
  “体检的时候,什么抽血、拍片都做了,怎么就没发现问题呢?”张先生的儿子告诉记者,他父亲是在今年6月份不经意中发现,大便好像有血迹,于是,他们就抽空到医院进行了专项检查。让一家人没想到的是,张先生最终被确诊为直肠癌,而且是晚期。
  “这种情况还是挺多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主任王雷表示,现在常规体检项目中,很少有针对性的专项检查,所以很难在体检中发现像结肠癌等消化道癌症,“现在很少人在体检中会选择肠镜等针对性检查。”
  山东省立医院肿瘤研究治疗中心主任韩俊庆也表示,在该中心接诊的恶性肿瘤患者中,通过体检发现的还是很少,“大概只有4%-5%的患者是在体检中发现的。”
  韩俊庆分析说,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现有医学技术的发展还没有达到百分之百早发现所有癌症的程度;二是一些人在体检中没选择一些针对性的专项检查项目。
  据介绍,现在一般常选的体检套餐,尤其是单位组织的集体体检套餐,主要包括常规检查、血液以及超声等影像学检查。通过这些体检项目比较容易发现的肿瘤主要是甲状腺肿瘤、乳腺肿瘤等。有数据显示,23%的甲状腺肿瘤和13%的乳腺肿瘤是在体检时发现的。

□莫因“粗放式体检”生遗憾
  尽管常规体检对癌症的检出率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高,但专家们一致认为,每年一次的体检还是很重要的临床发现,那些有体检习惯且在体检中发现肿瘤的,大都以早期的为主,愈后也相对较好。
  此外,体检还能够发现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同时也可以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全方面的了解,通过把今年和去年的结果进行对比,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就更有针对性。
  “像我国发病率比较高的几种癌症,肺癌、胃癌、结肠癌等通过现有体检项目,检出率还是很低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刘斌坦承,在该中心体检发现的癌症“不是太多”。而原因主要是,很多有价值的检查项目,患者因各种原因限制并没有选择。
  专家坦言,在一些时候,选对体检项目,比体检本身更重要。
  “现在一般的体检项目中,都有胸片。”韩俊庆表示,虽然也有肺部肿瘤患者是在体检中发现的,但想通过这种胸片早发现肺部肿瘤有一定局限性,“这种片子,纵膈看不清楚,而很多肺部肿瘤是纵膈型的。”
  “胃癌的检出率更低。”作为消化内科的专家,刘斌对我国胃癌的防治很是担心。“在日本,早期胃癌的检出率高达50%-60%,而我国只有5%左右。”刘斌说,这是因为日本早就将胃镜等针对胃癌的检查纳入了体检项目。
  济南市中心医院健康体检中心科主任韩向阳就曾碰到一个让人惋惜的事例。一位39岁的年轻小伙子,表面上看并没有什么问题,有一天突感不适,很快就因诊断为胃癌而去世。在他生前所做的体检中,从未做钡餐检查,第一次做钡餐就检查出胃癌晚期,不久便撒手人寰。
  《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的是肺癌,其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食管癌,前10位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76.39%,而这些癌症通过体检发现的却非常少。这也显示出对体检项目科学遴选的重要性。
特殊群体应 增加的专项检查
  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也呈现出不断年轻化的趋势。专家提醒一些高危群体,要想提前发现癌症,可以在体检中增加一些专项检查。
每年一次甲状腺B超
  刘斌表示,虽然一些甲状腺病变可以通过触诊发现,但检出率远不如B超。以甲状腺结节为例,据相关统计,甲状腺结节触诊检查的检出率为3%-7%,而通过高分辨率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高达20%-76%。“成人最好一年做一次甲状腺B超。”刘斌提醒,年龄越大病变可能性越大,45岁以上的最好半年查一次。
40岁以上可做胃镜
  刘斌提醒说,胃镜检查不一定每年都做,必要时再做就行。刘斌介绍,要早发现胃癌,体检中可以增加胃蛋白酶原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如果有异常,可以再辅以胃镜检查。“如果第一次胃镜发现没问题,可以隔2-3年再做一次。”胃癌高危人群主要有,有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者、慢性胃炎等疾病患者、饮食习惯不良者、长期酗酒吸烟者等。
40岁最好做一次肠镜
  “40岁时,最好做一次肠镜检查。”王雷介绍,肠癌除了遗传因素外,主要的诱因是息肉、溃疡等长期病变。“所以,如果查一次没有问题,又不属于高危人群,就没必要每年都查。”他建议,如果没有问题可隔5年左右再查一次。
每年一次CT平扫
  济南市中心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赵建强表示,肺癌是我国第一大癌症,目前单位体检中,一般都包括胸部X光片,这是筛查肺部疾病(包括肺癌)应用普遍的体检项目,但胸片一般比较模糊,对早期筛查肺癌作用有限。“做个CT平扫效果可能更好。”韩俊庆表示。据统计,CT对于周围型肺癌最为敏感,增强型CT对于3毫米以上病变的敏感性为90%,对于1厘米以上病变的敏感性可达95%。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